年少时离家,父母总是唠唠叨叨地为我们收拾行囊,唯恐他们的儿女离家在外吃不饱穿不暖。看过几篇机场送别的文章,母亲竭尽所想地为女儿收拾行囊,装了几大皮箱,电饭煲、电热毯、咸菜......从吃的到用的到穿的,无所不包。甚至恨不得自己也变成行囊中的一件物品,可以随女儿去到陌生的异国他乡。可那时,我们大多是不耐烦的。经年之后,等一切明白过来,却已不复当年模样。
小学三年级离家外出求学,住全封闭的寄宿学校,几乎只有寒暑假才能见到父母,至今仍记得当时第一次拥有自己的皮箱时的兴奋和爸妈离开时自己被水雾迷蒙的双眼。自那之后,再也没有过那样兴奋的感觉,也再也没有像那样流过眼泪。现在想来,当时的自己的心里是期待与害怕并存的吧。上了初中,离家更近一点了,可以一星期回一次家。那时宿舍的箱子奇小无比,一人一个小方格子,尽管诸多不便,妈妈还是会固执地把够一个星期吃的水果给我洗好装好,不厌其烦地叮嘱我一定要好好吃水果。高中终于成了走读生,可以每天回家。不存在收拾行囊的问题了,可我和爸爸每天的穿着就类似于行装,妈妈总是会在晚上帮我们搭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从里到外,从头到脚。让我们在外面从来都是干净得体的。现在想想,那竟是我为数不多的承欢于他们膝下的时光。
上了大学便又一次离家了,报到前收拾行李那次,妈妈恨不得把家都给我搬到学校算了。在我和爸爸的极力阻止下才没背着铺盖卷去报到。尽管如此,我的行李还是有两个旅行箱加一个旅行袋之多。幸好我是一个善于整理也乐于整理的人,不管有多少东西,总还是能让它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恢复井井有条的。自那之后,收拾行李便是一件完全自主的事儿了。刚开始的时候总是觉得这个有用那个也有用,似乎哪个都不能舍弃,到最后才发现,几乎都没怎么用。一个人能有多少需要呢?衣服有两身就已足够,其他需要的东西家里都有,即使没有再买一个也是极其方便的,又何苦带来带去?我还是一个挺干脆的人,尝试一次错误的做法后,便再也不那么做了。此后的行李都是能省则省,争取做到最精简。
其实收拾行囊就像我们的人生,开始的时候父母诸多不放心,诸多惦记,无奈雏鹰总要起飞,从他们飞出巢穴的那一刻,他们自己的人生轨迹便已开始,无人可以替代。飞行过程中,会见识不同的风景,会背负一些东西,也会舍弃一些东西,会修筑自己的巢穴,找到自己的伴侣,然而心中那最初的惦念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就像我们收拾离家的行囊,尽管有伤感和不舍,却还是充满希望的,因为我们知道,总有一天,自己还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