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设计师,很多人会在脑海里浮现的形象,大约就是:有着高冷的外表,衣饰发型总是那么“不守规矩”,比如男的偏偏长发飘飘,女的却大咧咧顶着一颗亮晶晶的脑壳 ... ... 仿佛作为设计师,就注定要跟大家的思维惯性反着来,否则都证明不了自己的水平以及创新能力。
但不管如何,设计师这一职业,总归是大家心眼里,光鲜亮丽的 ”多金专业人士“,看看那些偶像剧里的设计师角色,你就知道 —— 那是代表了大家对这个职业的想象:高富帅或者白富美。
大约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我初出茅庐,开始投入设计行业的时候,倒不是因为设计师的某种“精英标签”,纯粹是因为:这是我从小的理想,而且读了这样的专业。
记得在那个时候,当我坐在有着透明机壳,拖着“大屁股“的苹果电脑G3 的前面,办公室的窗户可以看见最好的风景,还有包括老板在内的同事们,过来与我讨论设计方案的时候,那种春风满面、和颜悦色,当然还有那相当于一般员工3倍左右的薪水,这一切才让我明白,自己竟然误打误撞,从事了一项让很多人羡慕的职业 —— 注意,那是1996年,虽然我当时只是生疏的操作着盗版PS3.0,以及CDR6.0。然而,那是这个国家正在发生快速蜕变的时代,也是所有(平面)设计师的春天。
在那个设计师的春天里,除了电脑在设计中的应用,让这份工作在其时显得不容置疑的高大上,但人们那种尊崇,更多来自于:这人牛叉,会干设计(而不是:这人厉害,会操作电脑!)
社会上一直有种现象,当一个职业较之其他职业“来钱”,就会引来更多的人尝试加入,尤其是需求大、“门槛低”的平面设计这种职业,这从那时候如雨后春笋出现的“设计软件培训班”,就可见有多少企业需要设计师,而有多少人正在投身这个职业,几乎所有人都是这么认为的:自己和设计师之间,只有一个PHOTOSHOP,以及3000元培训班学费的距离。
这些人里包括一部分的确具有专业设计功底,需要学习软件作为工具的设计人,而也包括更多的从未与设计有过任何沾边的人,PS兴许成了他人生神奇的“任意门”。
总而言之,大约是那个时候开始,设计人员的后缀也变得多样,比如“抄袭”、“擦边球”、“甲方负责设计,我负责听话操作”、“凌晨街头除了等客的妓女,就是下班的平面设计师” ... ... 设计师逐渐褪去“专业”的标签,从一个需要专业素质的职业,成了一个鱼龙混杂、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江湖” 。
当尘埃落定,设计师没有光环,没有春风满面、和颜悦色,电脑屏幕上满是甲方爸爸或者销售经理的指纹,键盘上落满客户或者同事的口水,在电脑里删除第一百个被否定版本的时候,第一个版本终于确稿 ... ...
在我从事商业设计的生涯里,我由一个平面设计师,做到设计经理,到后来为企业塑造系统的品牌识别,再后来转战市场营销、项目运营、带团队挑战各种市场目标,乃至在几年前成为一名高管。年近半百的我,似乎见证了设计师(从业者)这种职业,由令人尊崇,到窝在办公室一角,默默无闻成为电脑操作员的“印象转化”的过程。
也许你会认为,我试图大费周章地去说明一个问题:设计师这份职业已经“沦落”?其实不然,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尝试向无数投身设计行业的从业者,探讨一条职业之路,毕竟,设计从业者里面,当然包括真正的设计师,他们就像一场万人马拉松,坚持跑到后半场的那几个人;或者,设计师就是一场漫长生涯游戏中,出现在排行版首页的那些骨灰级玩家—— 真正的设计师永远不会沦落,而终将沦落的是没有方向、没有职业操守、或者“混设计”的设计从业者。
我听过也参与过不少关于“设计是什么“这种讨论,常有瞎子摸象的既视感。有人说设计是美术,有人说设计是艺术,也有人说设计是技术、设计是创意、有人说设计没有对错见仁见智 ... ... 而我认为那些对了一部分的看法其实就是不对。 拿商业设计来说,它首先必须是有目的、有实用、有效果、有效益的,若除此以外,任何美术、艺术、技术、创意在这里,将会一文不值。
我觉得设计人员需要记住:有目的、有实用、有效果、有效益就是衡量你的作品的准则,而不是那些自以为是的艺术创想,必须谨记!在一个以市场和用户为中心的商业环境里,视觉设计就是企业或者产品触达用户的一个信息界面,设计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利用一切有限的界面,将最有价值的信息,最有效最高效的传达给用户,以愉悦的视觉语言敲动心灵,促使他们下决定消费你的产品、服务。在此意义,设计师就是营销的一员,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员。
现在我们知道了,设计人员并不是被动的操作员,在你足够了解你的用户、你所在的公司以及产品之后,在你明白了如何以你的作品去“秒杀”市场的时候,你并不需要奇装异服,不必长发与胡须,你离职业设计师的段位就又进了一阶。那么,高段位的设计师是怎样的?
窃以为:真正高段位的职业设计师,其实是一个产品经理、市场经理、销售经理、运营经理、品牌经理的综合体。每个出色成功的设计,它必然超越了“作品“的范畴,而成为承载了大众对于这个企业,最具有认同感的核心密码,企业品牌、市场运营中,与用户“亲密“对话的极佳工具。
好的设计,也是超越文字的全人类语言,可以跨越所有的文化鸿沟。现实里,设计人员并不光鲜亮丽,多数可谓苦逼、劳累甚至狼狈,是门槛极低,但极难达到职业化的一种工作,是“沸点“非常高的。
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设计师跟设计从业者、美术工作者加以区分,实际上,如同所有工作,总有段位非凡、功成名就的人,但永远是少数。一切,都没有秘诀与捷径,唯有用心与坚持。
所以,当设计人员忘了PS, 忘了各种华而不实的特效,忘了客户戳向屏幕的手指,忘了图库里的模板……当设计人员用心灵去思考:自己的设计将带给用户什么意义,当设计人员把自己当成用户……你才真正走在:成为设计师的路上!否则,你就算再熟练快速,你也只是一个拿着微薄薪水的photoshop深度用户,而已。
对了,如果你决定投入设计这个职业,请坚持你对设计价值的执着,坚持你对用户的虔诚,坚持你对原创精神的信仰,坚持这一切直到“设计师”再次成为令人尊崇羡慕的一份职业!
谨此致敬:那些,一直难以被理解仍然苦苦摸索前行的设计界兄弟姐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