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很羡慕天安门升国旗的场景,憧憬着有一天能够“亲眼”所见;有的人却冷冷的一句“升旗有什么看头?”一幅看遍山水的姿态。升国旗固然是没有什么“看头”,但是我觉得它最大的意义是通过一种仪式唤醒人们心中的仪式感。仪式感是什么?仪式感是希望,是对生活的激情和对自身的自信。
以前耕田的时候,村子里都是两家人的牲口合在一起,二牛抬杠,“二牛”分别属于不同的家庭,因为那个年代穷,家家只养一头牛。每到耕田的季节,两家人都会凑到一起商量着谁家先耕,谁家后耕,商量好了定下时间。到这里,仿佛耕田的辛勤劳作已经无关紧要了。农村人朴实的很,商量好的事情便不再更改。我一直觉得农忙季节最紧要的是耕作,后来我慢慢的想明白了,耕作前两家的商量才是主要的,互相了解对方的牲口状况,了解对方耕种的田地大小和所种的农作物品类,然后互相协调确定具体的耕作时间和方式,当这一切确定下来的时候,耕种就只是力气活了,是最容易的了。这里面就有一种仪式,耕作前两家人凑在一起协商的仪式使得两家的资源实现通融;仪式过后,两家的人都可说是松一口气,剩下的就是盼望来年的收成,这也是一种对田地和生活的自信。
农村的仪式颇多,仪式为普通平淡的生活点亮了一盏灯。比如说谁家有了红白事要请响器班的时候,都会选择稳重的老年人去请,而去请人的老年人会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请响器班子的时候,每一个班子都有一位掌事的,只要与掌事的说好了,这一个班子的人就稳妥了。班子的其他人只听掌事的,掌事的自然德高望重,技艺服众。这里的仪式是对智慧的尊重。老人经过风雨,说话做事更加得当,所以赢得大家都敬重;而两位备受敬重的人在一起一商量,整个事情眉目清晰,出不了错乱。
所以,为什么有人想亲眼看一次升国旗?我想,他一定是一个有着仪式感的人,从升国旗的仪式里,他能够得到的东西是他对生活的感激和热爱,会对今后的生活更加敬畏和自信,会时时刻刻想着为普通的日子制造一点“看头”,让孩子们、身边的人有盼头,有盼头就是希望,希望带来快乐。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过去生活过了,谁都不曾停留;而那些仪式会成为脑海中的光点,仪式感带来神圣的感觉会美妙的多,不畏时间,不畏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