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原文
传统的分工,是我耕田来你织布,这是说,耕田我效率高,所以我来,织布你效率高,所以你来。但是比较优势强调的是,即便织布我比你效率更高,但是如果你的机会成本更低,也应该由你来做。
一句话总结比较优势:我做的比你好,也得你来做,事情应该交给机会成本最低的人。
运用比较优势,我们可以:
第一、在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事情上,主动出让。
第二、在具备比较优势的事情上,果断进入。
第三、不断降低自己在琐事上的比较优势。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本篇是与上一篇机会成本相关联的,虽然我们做事情的时候需要计算一下机会成本,选择成本更高的事情来做。但这往往适用于自己一个人做事的判断。当我们是与别人合作或者是说带领团队的时候,我们通过比较优势会考虑到做事效率的问题,但与此同时我们仍然要拿出机会成本来判断究竟谁来做这件事比较合适。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我平时是做管理的,经常会遇到一件事请需要安排下属去做,在原来对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还没有概念的时候,经常出现的想法是:安排他们做,他们不会,还需要我现教,教完也得反复几次修改,还需要浪费我的时间,还不如我自己做的快呢。所以很多事情,我更多的事自己来做,因为我觉的这样效率比较快。但今天了解到这两个概念后,发现其实如果我要把这种琐碎的事都做了的话,相同时间我可能就不能做更重要的事情。也就是对于我或者公司来说机会成本更大的事情。所以,虽然眼前来看是节省了时间,但实际确实为以后的工作埋下了伏笔。因为,在出现同样的事情,下属还是不会做,我还是需要再去做。
A2:以后我怎么应用
学习完今天的课题后,在以后的工作中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会先拿出3分钟判断一下这件事的重要性,以及这件事背后的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如果是偶然的一件事,而且对于目前的我来说没有其他事情可做,这种情况我可以自己完成。但是如果是上级领导安排的需要每个月都要做的事情(长期重复事件),比如:数据统计等,这个时候第一次就需要我拿出时间教给下属,这样下一次就不需要我再做了,节省了更多的机会成本。
思考:有人说,投资自己,就是把自己的比较优势,集中在更有价值的事儿上,这句话,你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