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已经分享过,乐毅的军事才能连诸葛亮都仰慕,那么燕国在得到这样的人才时,应该是要好好珍惜才对的,可最终乐毅并没有享受到他该有的荣耀,反而是投奔赵国去了,而这一切仅仅都是因为谣言引起的,可见谣言的威力有多大。
同样是面对谣言,燕昭王在听人说到乐毅想要留在齐国称王时,不但当着所有贵族的面骂了造谣的人,还把造谣的人直接杀了,这样就没有人敢再去制造事端,因为嫉妒而想办法去诬陷别人了。从此,大家心里就都知道,他是一个有自己分辨能力的贤明的国君。
燕昭王还派人给乐毅的妻子送去王后的衣服,给乐毅的儿子送去王子的衣服,又安排了军队和战车护送他的妻儿去齐国,并且直接封乐毅为齐国的君主,这样一番操作反而让乐毅心里十分惶恐,赶紧向燕昭王表明自己的心意,发誓自己绝对没有二心,到死都一定会效忠于燕国,一定会一直听命于燕昭王。
正因为这样,反而让齐国的老百姓对他更加敬佩,其他国家的人也对他的信誉特别的敬畏不已,再也没有人去造谣诽谤他了。
燕昭王和乐毅都是聪明,而且睿智的人,所以他们都能够相互信任,彼此扶持,最终成就大事。
但在燕昭王去世之后,即位的燕惠王就相对要差得太远了,由于他还在做太子时就不喜欢乐毅,所以对于外界的谣言,根本就不去求证,直接就否定了乐毅对燕国的忠诚。派人去齐国接替了乐毅带领的军队,并且想要乐毅回到燕国去。
乐毅当然也是知道燕惠王的意图,不敢回燕国,直接投奔赵国去了,从此燕没有了乐毅,也就再没有了燕昭王时期的辉煌,最终连齐国陷落在燕国手里的所有城池,都全部被收了回去。
可见在谣言面前,一个人能够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多重要。如果燕惠王能够目光放远一点,看到乐毅的杰出的军事才能,明白乐毅对燕国的忠心,那他说不定也可以直接把齐国全部收入自己的手中,可惜他只考虑到自己心中的喜好,只在意自己心中的看法,最终被有心之人利用了这点,而错失了大好的机会。
燕昭王和燕惠王,把谣言在智者面前只能烟消云散,而在愚蠢的人面前却能越来越强大的情景真实地演绎了一遍。
而我们大部分人,其实也经常会像燕惠王那样,容易缺乏自己的判断能力,而被造谣者左右事情的发展方向。
朋友小美是一个为了爱情,可以远嫁异乡的女孩,本来婚后夫妻感情很好,无奈村里总有些长舌的人,喜欢对别人的家事指手画脚,经常在她婆婆面前评价她,不会做家务,不会带孩子,不会说话……
这个婆婆听人说得多了,也就觉得看她哪哪都不顺眼了,于是又去她老公面前这样去唠叨她,这个老公也是一个愚孝之人,心中只有父母兄弟一起的“大”家,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还有一个属于妻儿的“小”家。
在婆婆多年的“苦心经营”之下,小美被成功地被这个家庭边缘化了,夫妻矛盾一度恶化到离婚的程度,老公从来都不曾考虑远嫁异乡的小美心中的苦闷,总是埋怨自己的妻子处理不好婆媳关系,无法和村里人好好相处,小美的心也一点点被他从自己的身边推开了。
现在,他们夫妻之间也早就没有了最初的那份信任与默契,能让他们继续维持这段婚姻关系的,也只是因为孩子还小。
如果这个老公能有自己分辨是非的能力,那也不至于把自己原本美满幸福的小家给拆了。
像这样的人,其实有很多,但他们往往都是把责任推到对方的身上去,而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和责任。
我们在这个世界经历的每一件事,都会有它的两面性,就看你会如何去分辨了。愿每个人都能守住自己的初心,愿每个人都能看清事物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