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爸爸再一次跟我说“好好学习啊,我努力工作赚钱,累死了也不要紧,就盼着你以后读书读出来,能找个好工作……”的时候,我哭了。我跟他说:“你别说了,你这样说得我很有压力啊!”他说:“你有什么压力啊,我才压力很大,我要赚钱……”于是,心里还有很多话都没有勇气和我爸爸说了。
大人是有很大的压力啊,他们要赚钱养家,要还贷款,要交水电费,要教育子女,一不小心还会被子女埋怨,他们是真的很难!但是难道作为子女的我们就不难吗?现在的孩子也有很多压力,父母们知道吗?
现在的孩子的压力一方面来自学校。每天六七点起床,四五点下课,一整天满满的课程,回家之后还有大量的作业要做。
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这边的学校是这样的,寒假的时候,家里人叫我辅导弟弟做寒假作业,原因是老师让家长给孩子另外再买习题册做,而那习题册(数学的)里的题我弟弟都还没学,也就是说在不考虑难度的情况下,他们要做语数外加起来至少六本习题册。我也了解了他们学校老师的教学情况,我就想,为什么老师不在课堂上好好把学生教好,而是要他们课下做大量作业呢?这些年国家一直在给学生减负,那为什么他们的作业比我上小学时的还多?我们经常在路上看到许多小学生低着头背着大大的书包,大量的作业占据了他们玩耍的时间,占据了他们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时间。
其次是来自父母,父母经常会给予孩子太多的期望,期望孩子学习成绩好,期望孩子听自己的话,期望孩子能学一门特长……于是就会对孩子耳提面命,要他做作业、看书,不要他出去和别的孩子玩,利用周末、放假各种空档时间给孩子安排满满的兴趣班、补习班,孩子连看个电视的时间都没有。
我初中的时候第一次考年级第一,我很高兴的回家跟我父母说,于是他们对我的期望更高了,以至于之后的每一次考试他们都会希望我考年级第一,为了不辜负他们的期望,我只能努力。直到初三物理变难,还增加了化学,我的成绩不那么好了,看到父母假装无所谓但还是有点失望的眼神,我真的很难过。我想我再也不要变成优秀的孩子了,他们对我的期望越高,我就要更加努力,我的压力就越大。
最后是社会的压力,随着社会竞争日益增大,父母、老师总是会跟孩子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应运而生,孩子们从小就要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比学习比特长比能力,坚决不能比的孩子落后,这点父母不仅父母知道,孩子也知道。
竞争的残酷,在我高三冲刺高考时才深刻领悟!多少个中午放弃午睡选择埋头学习,多少个夜晚放弃睡觉选择挑灯夜战,多少次为一个个问题冥思苦想……这些都是为了在高考成绩出来时,不比别人落后,须知分数线一划,一分可以压倒一千人!一分之隔,一个是重点大学一个是普通一本,一个是榜上有名一个是名落孙山,我们岂能没有压力?
等到孩子进入社会,看的不仅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特长,还有他们的能力和人格魅力。等待他们的是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家庭的压力……人生何处无压力?
有人说有压力怕什么,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客观地讲,压力就是压力。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化压力为动力的能力,有的孩子化压力为动力,有的孩子被压力压垮,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不理解,更加让孩子内心感到绝望。
希望父母们能明白:不仅是你们有压力,孩子也有。
适当的压力可以给予孩子动力,过度的压力会压得孩子喘不过气。
和孩子沟通很重要,不要跟风给孩子报一些他不喜欢的兴趣班。一切从孩子兴趣出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不要因为自己过高的期望毁了孩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