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学习训练营# 第2次课堂作业+1群85号

2017.06.20 18:33 打开App

【R 原文片段】

如果你不在谈话技巧上花心思,很容易表现的咄咄逼人,使谈话陷入僵局,因此需要改变你的谈话方式。我的建议是,需要考虑做出改变的不仅是说什么,还有如何说,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可变因素:

1.节奏—对话的节奏应该加快还是减慢

3.打断—是你打断对方,还是对方打断你?

4.停顿—在回答对方之前,你能否等一等,稍作沉默?

I:从上面这个内容中我收获了什么,用自己的语言重述R里面的知识

与人谈话时注意控制节奏快慢(慢比快好);随意打断对方会显得咄咄逼人。在回应对方前,注意停顿一下:第一,是等待确认对方表达完毕(包括情绪宣泄);第二,确认自己充分理解了对方的表达;第三,留给自己思考的间隙,三思而后行,争取考虑周全。最后,在给对方的体验上,也不至于显得太咄咄逼人,增加对抗。

A1:之前我的情况是怎样?

前晚我回家刚开门,就听见两个孩子都在哭,妈妈怒气冲冲地在呵斥他俩。估计是两个孩子在争夺什么东西产生纠纷,妈妈的决定是各打50大板。

哥哥本来已经战战兢兢地小声哭泣,看到我回来突然放声大哭地走过来。我并没有配合妈妈直接批评他没有带好妹妹,也没有板着脸大声呵斥他停止哭泣。而是蹲下来抱着他,等他哭了一会儿后,和颜悦色地低声询问他发生了什么。在他模糊地表述中,我判断出他的一张关于儿童时间管理的图表被妹妹破坏了。这张图表是几个月前收到,当时我认为暂时还不适合给孩子使用,明确告诉他过段时间再讲解。我立即明白,这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伤害。这张图表对哥哥非常重要的,他一直在等待我过段时间给他讲解。而对妈妈来说,这只是一张纸而已。

事后我了解到:当晚两个孩子的争吵哭闹,已经第五次打断妈妈做饭了。因此妈妈不再关注事实,只是简单粗暴地打断、制止,甚而直接加以惩罚。如果当晚我也是这样处理,对孩子心理的伤害将是长期的。

A2:今后该如何应用这个知识点?

下午约见当事人时,放慢谈话节奏。等待对方释放怨气,充分表达后,先复述确认对方的真实意思,再阐述自己的意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