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别

      有些事,就是在一次又一次失望之后,突然就想通了。

        有些人,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看清之后,突然就看轻了。

        去年教师节的时候回初中看望老师,在一起聊的时候突然说起了他,“我记得你们之前玩的挺好的啊,没少给我添麻烦。”我笑了笑,没有过多的解释,回去的路上,种种记忆涌上心头,突然鼻头一酸,是啊,过去挺好的,看着手机里红色感叹号的截图,我们怎么变成这样了?

        记得初次相识时,是在初三刚开学。我们学校为了让学生初三更加努力,会重新分班。分班自然免不了调座位,于是我们按照名单一个一个的进班。我挑了一个教室的角落,因为我不喜欢过于吵闹的环境。而他选择了和我坐在一起,开头的第一句话“我叫郎嘉兴,你好。”至今我仍记得他那天流里流气的打扮,一身黑的混搭。之后的日子里每每想起他,脑海里第一时间浮出的总是那个画面。多想一切都停留在那个夏天。

        后来我们慢慢的相处,那时我刚从初一初二那种小学生的状态变得成熟。渴望被认可,渴望友情,渴望那些大孩子才有的东西。勾肩搭背的朋友,叼在嘴里的香烟,放在兜里的酒壶,QQ有几百个好友,天天聊都聊不完。于是我和他就渐渐亲密起来。正巧新的班级他也没有过去的朋友。顺理成章的我们越走越近。逐渐的发现了许多共同点,比如签名都写的自己都看不清,放假总是一起去打联盟,彼此都是对方口中的好兄弟,那时候真的以为这份友情能持续一辈子。

        虽然是初三,我俩却并没有很大的升学压力。他并不是一个好学生,但也能上我们市里数一数二的高中,而我一定会去另一所高中。现实就是我们不会在一个高中读书,这似乎为我们以后的故事埋下了伏笔。但那个年纪的我们又怎么会过多考虑分离呢。谁又知道分开就会彻底让一段关系变淡呢?谁都会说会和对方一辈子呢。这些誓言,不过是关系好的时候的肢体语言。说的人聪明,信的人傻子。但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至今留存在我的脑海。时至今日,倘若问我谁是我初中最好的朋友,他仍是不二之选。

        相信每段关系在好的时候都差不多,我也不需过分的解释,相信你也懂。差不多就是那样。毕竟好的时候,什么都是好的,只有当关系坏起来的时候,才会认真看看身边这个人。我们友谊的巅峰在初三的暑假,一起去电竞酒店开黑。度过了无忧无虑甚至是有些疯狂的四天。当时觉得这可能就是会陪伴我一辈子的朋友吧,QQ说说,微信朋友圈,自然都是一些年少轻狂是说出来的话。令我记忆最深的一句就是“愿十年后我提着老酒,愿十年后你仍是老友。”可事到如今,我们连三年都没有走过。

        高中开学,不出所料的,我们在不同的高中。初次分别,自是依依不舍,似有那柳永口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今后纵有千种风情,更与谁说?”或许少年就是这样,希望自己的人生每个时刻都如同林冲风雪夜上梁山那般豪情壮志。女主转身变成了女鬼这在影视剧里很多见。在少年的心里,也许什么事都有一个泾渭分明的界线。是那一刻你变了,然而事实是人们往往自己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体内流起了异样的鲜血。他,也是如此,还记得我们刚开学军训那段时间,我们放学之后就会捧起手机聊到10点多,虽然军训很累,但和他聊天让我觉得非常的满足。可渐渐的,事情变了。他认识了新的朋友。当我经历了初三那段喜欢排面的时光之后,我清醒的认识到。那些所谓的“朋友”只是你风光时的陪衬,而并非你落寞时的陪伴。“患难见真情,日久见人心。”于是我的朋友圈有很清晰的界线。我清楚的明白哪些人只是一起出去玩一起喝酒的朋友,哪些人是可以在我落魄是陪伴我的朋友。然而,他似乎不太明白。渐渐的。电话不接也不回,却在朋友圈里发出和别人一起吃饭的照片。我的邀请他再也没有答应过。总是一句“都是朋友在意这些干嘛。”让我无话反驳。我安慰自己,或许他喜欢广结天下之友。然而,对于我在他心中的地位,我不禁产生了怀疑。每每说起,我仍是他口中的好兄弟。不管是在饭局还是平时的聊天,他总是这么叫我。让我也不好意思直接给他提这事。如今细细想来,他似乎是那种人,觉得朋友关系已经够好了,就不需要再刻意的维持,我应该懂他。懂他那广阔的“胸怀”而我却不能。

        但他在我心里,真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我不想失去他,我一边骗自己,一边期待他的转变。直到那个暑假,他上了一个学校老师办的补习班。而那天我恰好路过那里,我就问他放学后能不能一起玩。他答应了我,让我等他。那天天很热,正是三伏天。我手里揣着一瓶啤酒,在一个过道等了他2个小时。最后他从补习班出来了,他的补习班在一个巷子里。我陪他从巷子里面走到人行道。兴冲冲的和他讨论一会儿要玩什么。他却突然说了一句,我爸要接我,今天不行了。这个理由让我没有了再坚持的理由。于是我只好无奈的答应下来。

        就在我步行回家的路上,我们的一个初中同学从外地上学回来了,邀请我们去吃饭。很不巧,我们在饭局上相遇了。记得那天的烟很苦,酒很辣。我看着白色的烟雾飘散,不禁认真思考起来这段时间来我们的关系。最终,我没有过多的责怪他。这一切我也没有告诉他。只是从那之后,我再没有那种冲动了。那种为了他可以付出一切的冲动。当我意识到这一点开始,我就明白,他不再是我最好的朋友了。不知道和这样一个人变成这样,我是应该庆幸还是悲伤。庆幸自己再也不需要为一个不领情的人付出真心了?还是悲伤自己失去了一个在乎的人。我没有想太多,这,也不是压垮我们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的关系也一点点变淡,最终趋于一种平淡的平稳,如果说什么事打破了这份默契的平静。是他和对象吵了一次架。作为朋友,我站在开玩笑的角度,说了一句“你咋是个渣男啊”(说实话那事他做的真的不对)我并无恶意,甚至加了一个笑哭的表情。但他,却直接把我删了。我忘着那个红色感叹号发呆了很久很久。突然明白了一句话“没有边界的心软,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毫无原则地仁慈,只会让对方为所欲为。”我大哭一场,也算是对这段关系有一个交代。后来我再没和他真正好好聊过一次。之后的故事就是和他对象有关的了,容我下篇再写。

        至今回想起我们的这份友情,或许只是我们年少时的一种冲动,一个选择。心中空缺的位置,“亮着绿牌的出租车”。而他正好上了车,我们走过一程,也共同干过很多傻事,如今他下了车,我也应该释然,出租车不会因为没有乘客就中途停车。我也不会再打着“绿牌”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乘客”真正想上车的人,“有客”也会招手的。只有这样的人,才值得敞开心扉吧。如果有些事只能留作回忆,那就留下那些快乐的,忘掉那些不愉快的,不要回想起每个人都是满嘴难过,满心怨气。欢乐的时光虽然短暂,但足以撑起整段关系。也算不负相遇吧。在一起时有多喧嚣,分开后就有多孤独,那浮华的快感背后,其实是我们未经审视的空虚。

        散伙是人生的常态,我们真的不是什么例外,只是偶尔想回到那天,应该庄严一点。正式的吃一顿饭,拍一些照片,好好的看着对方的眼睛说一声永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