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小时,总计319小时,第303日。
阅读《光荣与梦想》至27%。
那天晚上,华盛顿市民密密麻麻地挤在宾夕法尼亚大道对面的拉法叶公园里,有的人在唱《上帝保佑美国》,但更多的人只是安静地站在那,面向白宫。其实没有什么可看的,白宫一片漆黑,北面大门的大灯也有史以来第一次熄灭了。白宫管家亨丽埃塔·内斯比特正在测量窗子的宽度,准备做遮光窗帘。西行政大道已经戒严,因为这里离总统办公室太近。而工程师正在白宫的地下室里,用粉笔画线,准备打通一条隧道穿过东行政大道,通往财政部大楼的老地下库房——如果华盛顿遭到轰炸,这儿就是最安全的避难所。楼下,马歇尔将军正准备离开。一位总统顾问问他,为什么关于夏威夷的消息出入这么大,这位将军回答道,每场战争都会出现各种流言,而且有时候人们根本分不清真假。他还解释说:“我们都处在战争的迷雾中。”在芝加哥,一大群人围着一个报摊,想买《芝加哥论坛报》号外。一个矮胖妇人路过这儿,向一个陌生人问道:“这在干什么?”他回答 :“太太,我们在打仗啊!大家都在嚷嚷这事。”她又问 :“这样啊,那你还知道些什么?我们要和谁打仗?”这则轶事一时间被大家拿来逗趣儿,也确实值得一笑。其实这个问题提到了重点,因为总统总是把大西洋放在战略首位。那天下午,丘吉尔给罗斯福打来电话问道:“总统先生,日本的这起事件到底是什么情况?”罗斯福给出肯定回答,说是事实:“他们袭击了我们的珍珠港,现在我们在同一条船上了。”然而,美英两国真的是在同一条船上吗?美国国内愤怒之火全都指向日本,珍珠港事件并不能怪罪于德国纳粹。尽管国会议员们也相当激动,但是如果提出两条战线同时作战,国会肯定还是不会同意的。即使国会最后同意对欧洲轴心国宣战,国内人民的意见也会再次出现分歧,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士气高涨了。
希特勒终于说出了他的真实动机——报复。由于德军在苏联漫无边际的大草原上频频受挫,希特勒对美国驱逐舰在大西洋上的所作所为备感愤怒。总而言之,罗斯福的不断挑衅最终让希特勒忍无可忍。根据战后纽伦堡国际法庭提供的材料,希特勒表示,德国对美宣战的“首要原因”是“美国早就朝我们的船只开枪了”。“在这场战争中,美国扮演了强有力的角色,正是他们的这些行为挑起了战争。”因此,他宣布正式进入与美国的战争状态。墨索里尼跟着希特勒也对美宣战——到现在,他已经完全是希特勒的跟屁虫了。突然间,罗斯福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国会别无他法,斟酌许久后,于星期四当天对德宣战。迪安·艾奇逊认为,希特勒这样做实在是“愚蠢至极”,后来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最后,无比愚蠢的敌人帮我们解决了进退两难的处境,也清除了我们的疑虑,使我们的人民团结一心,开始走上了那既漫长又艰难的捍卫国家利益的道路。”
日军分三路穿过泰国,在铺天盖地的越南机群掩护下,入侵马来亚半岛,迫使英军节节败退。日本没必要派遣规模如此庞大的部队,但他们希望转移英国皇家空军的注意力,并将英国皇家海军引入圈套。他们的奸计得逞了。海军上将汤姆·菲利普斯爵士上钩了,他麾下有英国皇家海军引以为傲的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这是英国最精良的战列舰,以及“反击”号重型巡洋舰。舰队中唯一的航空母舰搁浅,使菲利普斯爵士失去了耳目。开战后第三天,日军三菱鱼雷轰炸机击沉了夏威夷地区仅存的这两艘盟军主力战舰。没人能拯救马来亚了。敌军前进速度加快,离奇的谣言四起——小日本是“猿人”,像人猿泰山一样在树林间荡来荡去(实际上,日军骑自行车行军)。与此同时,丘吉尔惊恐地获悉,新加坡的大炮只能朝向大海,无法调转炮口瞄准日军。
在航空时代以前,像威克岛、中途岛和硫磺岛这样的小岛几乎不值一提。直到1941年,只有标准石油公司和利华兄弟公司会对群岛感兴趣。美国海军开战时所用地图为18世纪所绘,直接导致盟军因不知航线深浅而在许多海战中失利。海军陆战队必须一边行军,一边测绘所罗门群岛。他们甚至没搞清楚与敌军第一次交战的地点——他们以为是特纳鲁河,后来发现是伊鲁河。
当一切战事结束后,将军们已经授衔完毕,互相庆贺——这听起来有点儿冷嘲热讽,不过美国大兵的确是这么说的。要是你不知道美国大兵多么愤世嫉俗,就不能了解他们。当时,有一个军需总队的文职雇员研究了一下历史数据,发现在“二战”中,一个普通美国大兵每天要负重84.3磅。这是战争史上负担最重的士兵。这一数据让一些人大吃一惊,其中当然包括不可原谅的将军们。当过大兵的人却并不感到意外,他们知道自己像牲口一样被使唤。上前线时,他带着军服、钢盔和盔垫、m1步枪、匕首、水壶、掘壕工具(铲镐两用的工具)、刺刀、急救包、网兜腰带,每个兜里都有弹夹,两条载着备用弹药的跨肩直带,系在腰带上的手榴弹,背包用背带束紧以背起,里面有雨披、导爆索、饭盒、香烟、芝宝牌打火机、信纸、家信、各种口粮——C级口粮、K级口粮或火腿鸡蛋罐头,都是由获得陆军–海军优秀锦旗的亨氏生产的。另外,士兵还要携带部队配备的重武器:勃朗宁轻机枪或重机枪,或是机枪支架,还有60毫米或80毫米迫击炮和底座。
这些都必不可少。士兵还要携带防毒面具,但他们离开北非时已经将其丢弃,因为他们多一点儿也扛不动了。而军方则希望他们带更多东西,不是因为军方是虐待狂,而是因为战士们需要这些装备。战士晚上需要一条毯子,还得有顶帐篷,这样士兵晚上睡觉时才不会淋雨。士兵最需要的是多带几双袜子,没有可换的袜子,士兵脚上就会沾满污泥,最后就会患上战壕足病。得了这种病的士兵会脚痛难忍,无法走路,只能爬着去部队急救站,医护兵必须剪开他们的鞋,因为他们的脚往往肿成足球大小,有时不得不截肢。有时冻伤也会发展到截肢的地步。战争后期,一些部队能享用“长筒靴”,这能让脚保持干燥,但也无法替代袜子带来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