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安然,四季轮回,转身已是五月虫鸣蛙叫之时,回眸一年又过近半。
近来天气渐热,想着母亲节快到了,趁空闲时间赶忙去商场给婆婆买一套新衣服作为节日礼物,让她高兴高兴。
想想这三十多年来,每年的母亲节和春节我都要为她买一些新衣新鞋。收到礼物时,她总是埋怨我说道:“唉呀,莫乱花钱,莫乱买,我的衣服鞋子穿不完。”可“口是心非”的婆婆一边说一边关上房门去试新衣合不合身。穿好新衣之后,再出来让我们看看她穿得好不好看?公公也是极善解人意地故意调侃道:“好看,好看,只要是海英买的都好看……”婆婆也乐得合不拢嘴。
这些年,我也带着婆婆尝试了她人生中许多的第一次。我带着她第一次坐电梯时的担心,第一次坐高铁飞机时的惊喜,第一次旅行时的开心,第一次看大型的演出时的兴奋,至今还历历在目。到贵州荔波小七孔和黄果树瀑布景区时,她说这是她一生见过的最美的景。到南京小白楼吃饭后,她又说这是她一生吃过的最好吃的菜。到西安华清池住宿时,她还说这是她一生住过的最好最贵的酒店。她总喜欢在一件事的前面加上“这一生”和“最”字来形容她对新鲜事物的喜爱与认可。而我也最喜欢看她那没见过世面的表情犹如孩童般天真可爱。
平时在学校,老师们也经常谈起各自的婆婆。我是所有老师中最幸运的那个女子,我的婆婆也是众多婆婆中最好的那一个。她虽没有文化,没有退休工资,但她有宽广的胸怀,她有勤劳的双手,她有朴素的话语。当老师们开玩笑地问我:“李老师,假如你的婆婆哪天离开了,你会哭吗?你会真心真意地哭吗?”听到这话,我立马变了脸色,回道:“我的婆婆不会走,她会永远陪着我……”说着说着,我竟然哭了。我明明知道没有哪一个人能逃过生死,能躲过生命的轮回,可傻傻的我竟希望婆婆会永远安康,我竟然不愿去接受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离开这人世也是常态的事实。
婆婆这一生所经历的苦难,我无法言说,但自从我进入程家的大门之后,亲眼目睹了她所有的辛劳、不易与付出。
婆婆是中国千千万万个普通农村妇女中的一个。她虽未读过一天书,不识几个字,但她用她的坚强、勇敢、善良辛勤哺育了三个儿子。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母则刚的深刻内涵。上世纪八十年代,三个儿子先后三年从农村中学考上省中专,也算跳出了农门,在当时的祝站教育界传为美谈。这背后无不浸润着一个母亲几十年的默默努力与付出。
1992年,婆婆终于结束了几十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随同公公一起来到祝站镇小。可日子依旧过得无比艰难。三个儿子在六年的时间内全部结婚生子,婆婆仍用她的勤劳与默默付出换来一家人的和睦,换来孙辈们的健康成长。
作为儿媳,这三十年我从未与婆婆发生过任何口角之争,也没有红过脸,不是我有多好,而是婆婆总是时时处处包容与迁就我。院子里的老师每次见到我总是说婆婆人前人后都夸我体贴孝顺,细心周到。就连最爱挑刺的儿子也常跟亲戚们说:“我妈哪哪都是毛病,唯独对奶奶好!”
以前在祝站工作时,我算得上祝站教育界出了名的工作狂,基本不上顾家,我就是那个不买菜,不带娃,不食人间烟火的懒女子。是婆婆每天帮我洗衣做饭带孩子,且毫无怨言。在一起共同生活的14年中,我都没出过一分钱的生活费。娘家的父亲知道后也经常教育我,既然有这好的婆婆,一定要懂得感恩,千万别伤了老人的心,婆婆也是妈,也不容易!
2012年,我带着孩子来孝感读书,婆婆虽然没有一同前往,但她在家开荒种地,每天我们都能吃到婆婆种的新鲜蔬菜,且种类繁多,根本吃不完。更别提那些便于贮存的食物,像花生、黄豆、绿豆、红豆、黑豆、芝麻等等,还有各种干菜和咸菜,应有尽有。这些东西究竟要花去她多少时间来打理,我真的说不清。我只知道只要我和儿子喜欢吃什么,她老人家就种什么,而且种很多,多得让我们吃个够,甚至多到让我们不再喜欢吃。她就是这样用最朴素且些许愚钝的办法满足我们所有的需求。
现在婆婆年近八旬,体力也不如从前好了,可她还在硬撑着种地。这几年的天气也特别异常,干旱是常态,光是浇水就是一项特大工程。种了那么多,无论如何也难以做到一劳永逸,可她还是日积月累,一点一滴勤劳的维系。我心疼婆婆,叮嘱她少种点,我们吃不了那么多。可善良的婆婆却说:“你吃不了,可以送点给同学同事们吃呀。”听到这话,我更惭愧了,我虽是读书人,但我的格局还真比不上她。
我的婆婆就是这样一位勤劳而善良的好母亲。可即便如此,命运终究不肯善待她,迟暮之年的她竟承受着人世间最最无情的伤痛。她失去了最爱的儿子,她的心像被掏空了一样,每天以泪洗面。每每看到她日渐消瘦的身体,她满头的白发,她佝偻的背,还有她那双长满老茧的双手,我的眼眶湿了又湿。
为了让她从痛苦中慢慢走出来,这些年我尽量周末回家陪她,陪她一起在田间劳作,陪她一起聊那些说了又说的陈年旧事。偶尔我还教婆婆做一些美食,让她学着在网上跟孙子视频聊天,跟她讲我周围的一些趣闻趣事。渐渐地,她也慢慢学会了释怀,慢慢学会了接受。儿子也经常给她打电话,经常从昆明寄一些营养品和云南特产给她,并叮嘱奶奶不要担心他,不要太辛苦!奶奶提起孙子,也是满眼的希望。就这样,我们在细碎的日常中,互相鼓励,互相搀扶,也互相温暖。我有幸遇见她,她也有幸拥有我!
我每次回家,她总是忙前忙后,她知道我嘴刁,总是提前买好我喜欢吃的菜和水果。有时我也想为她做一顿饭,可她却总是把我推到房里,摁在床上,让我躺一下,说我平时工作太忙太累,回家了就好好歇一歇。她还说只要她还有一口气,就要让我享一享福。在婆婆面前,我不再是谁的母亲,不再是谁的妻子,也不再是谁的老师,而是她的孩子。在她面前我可以完全释放所有的情绪,可以卸下所有的疲惫与不堪。
每次离开家,婆婆总是大包小包地为我装满各种 各样的青菜,还有她亲手做的棉鞋和拖鞋。我想那包里塞满的不仅是母亲辛勤劳作的成果,更是她那份质朴纯粹而又沉甸甸的母爱。
其实最让我感动的是每次离开家,婆婆总要亲自送我去车站搭车。我与婆婆要么亲热地挽着手,要么她在前面用拖车拖着菜,我像个乖小孩一样紧跟在身后。看着她的背影,我突然想到了朱自清写的父亲的背影。年少时以为那只是一篇语文书里的普通课文,如今才知,那是无数父母一生的缩影。其实我是不希望婆婆送我的,因为我怕见她依依不舍的目光。可她每次都执意要送我上车,这样她才放心。当车子缓缓启动时,婆婆总是跟着车子小跑一段,嘴里还不停地喊着:“把生活过好一点,有空就回来!”而我那不争气的眼泪总是忍不住流了出来,嘴里说不出只言片语,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挥手,然后看着她的身影渐行渐远……
我时常想,我该怎样做才能报答这位与我没有血缘关系的母亲一世的恩情啊!我想还是让我的陪伴多一点,守候多一些,让她的暮年温暖多一些,痛苦少一点,因为来日并非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