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有一个观点,到今天还广为流传。通货膨胀跟失业之间具有反比的关系。
即:
- 当社会出现比较高的失业率的时候,可以通过制造一些通货膨胀来解决它;
- 当失业率越低、就业率越高时,社会的通货膨胀率也越高。
一、菲利普斯曲线的原意与由来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1958年发表论文《1861 年-1957年英国失业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
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一个是失业率,一个是货币工资的变化率。
根据英国1861年到1957年数据,统计出货币工资变化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反比关系,这原本是符合常理、容易理解的。
二、菲利普斯曲线为何失灵
1、偷换概念:货币工资变化率改为通货膨胀率
不知道为什么,后来的经济学家把货币工资变化率改为通货膨胀率,他们画出了一个新的图,纵坐标从货币工资变化率变成了通货膨胀率。
经济学家这时说:根据英国的统计数据,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反向关系,通货膨胀率越高失业率越低;相反,失业率越高通货膨胀率也就越低。
2、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制造通货膨胀是对付失业的一个有效措施。
菲利普斯的这篇论文,在1958年发表后,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当出现比较严重的失业率以后,政府可以通过制造一点通货膨胀来解决问题,并确实看到失业率有所下降。
- 原因是每当发生通货膨胀发生时,新增货币的扩散需要时间,人们对通货膨胀来临的认识需要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会迷惑一些人做出错误的决定。
3、当社会对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提高,政府通过制造通货膨胀来减少失业率的努力,就会越来越失效。
- 货币像水又像蜜,开始时像蜜,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是水。人们逐渐明白,经济实体之间的相对关系并没有发生改变,所做的那些新增投资、新雇员工,那些雄心勃勃的商业计划,可能都是错误的。
- 当政府不得不采取行动抑制通货膨胀时,我需要的资金接续不上了,正在进行中的计划可能就要被搁置了,新招来的人可能要解雇了。这时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反向曲线关系就会被打乱。
三、以通胀对付失业可能出现滞涨
1968年,两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和埃德蒙.费尔普斯分别独立发表论文,认为在长期内,不存在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反向关系。
1、滞涨:既存在通货膨胀,又存在经济停滞的现象。
- 如果政府反复使用通货膨胀来对付失业,失业不但减不下去,可能还会出现通货膨胀和失业同时并存的现象。
下图是美国、英国和加拿大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关系曲线,好像蝴蛛网一样乱七八糟,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
2、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共识:长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
也就是说在长期而言,不论通货膨胀率是多高多低,失业率或者就业率都是一个比较固 定的常数。
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今天大多数经济学家的一个共识。
课堂小结
1、菲尔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所谓的替代关系,人们曾经相信它们之间是有替代关系的
2、今天大家相信从长期而言没有这种替代关系,菲尔普斯曲线会失灵,出现滞涨。
课后思考
当一个社会出现了比较高的失业率以后,政府应不应该有所作为?政府应该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