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的朋友圈被“腾讯”和“老干妈”刷屏了!
有木有!
连续了三天的反转剧,在贵阳市公安局双龙分局发布一则警方通报后,暂时落下帷幕。
作为吃瓜群众的你,到底对新闻背后的那些事了解多少呢?你以为这场堪称八点档的反转剧已经真正落下帷幕了吗?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聊事件背后你不知道的故事。
首先,事件被广泛关注的起因是2020年6月29日,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了一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在2020年4月24日作出的民事裁定书。法院裁定同意原告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请求查封、冻结被告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销售有限公司、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名下价值人民币16240600元的财产。
裁定书一出,网友们纷纷质疑腾讯“碰瓷”:“老干妈怎么会差那点钱?”
腾讯“受不了委屈”,在6月30日下午站出来回应称:“我们会告老干妈,还不是因为老干妈童鞋委托我们打广告,白纸黑字签了合同,结果老干妈却吃了白食不给钱!谁能忍!”
网友们一听:“呦,是有点理!”
但转念一想:“不对啊,也没听说老干妈打过广告啊,转性了?”
没等网友们接着演,老干妈就在当天晚上冷哼了一句:“戏真多,你被骗了!”
言归正传,以上纯属娱乐!
6月30日晚间,老干妈发布官方声明,称其从未与腾讯公司就“老干妈”品牌签署过《联合市场推广合作协议》。针对上述重大事件,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处理。
紧接着7月1日上午,贵阳市公安局双龙分局发布警方通报,称系不法分子曹某、刘某、郑某三人冒充老干妈公司市场经营部经理与腾讯签订合作协议,其目的系为了获取推广活动中赠送的网络游戏礼包码,用于倒卖后非法获利。
注意,干货来了!
事件发酵到这里,很多吃瓜群众应该都只是当做一场闹剧在观看,却没有深思过整个事件背后的故事。
一、腾讯选择向法院起诉实则“道高一丈”!
根据事件始末,不难推敲腾讯在最初合同签订并履行部分义务后,应该多次要求过所谓的老干妈市场经营部经理履行合同约定的付款义务。后来因长时间无法联络或其他原因,腾讯只能联系老干妈公司其他工作人员。根据企业常规的程序,老干妈在内部初步核实后,应该会第一时间回复腾讯交易不存在。
对于腾讯来说,老干妈的回复首先真伪难辨;
其次,这件事本质上不仅对老干妈没有任何损失,还免费给老干妈做了宣传,所以站在老干妈的立场上,完全可以消极对待此事;
最后,即使老干妈的回复是真实的,也不能排除老干妈内部是否有员工内外勾结。
为了摆脱如此尴尬境地,腾讯主动出击,向法院提起诉讼,并冻结老干妈名下对等财产。一方面可以试探回复的真伪;另一方面还可以逼迫老干妈主动出面推动此事的解决。
二、冒签的合同真的和老干妈一点关系都没有吗?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冒签合同的曹某、刘某、郑某三人非常了解老干妈公司的情况。包括公司的印章图样(伪造印章)、组织架构(冒充市场经营部经理)等。试想,一份上千万元的交易谈判现场,三人能代表老干妈公司与腾讯人员会谈,势必对老干妈的业务情况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完全不能排除三人是否是、或曾经是,或身边有朋友是老干妈公司的工作人员。
三、本案民刑法律关系后续将如何走向?腾讯的民事诉讼一定会输吗?
关于涉案三人因伪造老干妈公司印章与腾讯签订合同,以获取网络游戏礼包码,再倒卖获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二百八十条的规定,涉嫌合同诈骗罪、伪造公司企业印章罪。笔者认为,三人最终可能被处以伪造公司印章罪、合同诈骗罪数罪并罚。
关于腾讯起诉的民事纠纷,有些人认为可能因为前述刑事案件的介入而中止审理。但据新京报记者报道,此案还在进一步审理当中。并且记者查询到,若腾讯不撤诉,案子可能将于7月17日开庭。
但本案因涉嫌冒签合同,和老干妈实则没有任何关系,那么腾讯定然会败诉吗?其实不然。
事实上,据腾讯称,其确实已经为老干妈投放了广告。因此,即使最终被证实老干妈确实与此案无关,但作为广告推广的直接受益者,法院完全可以适用公平公正原则,要求老干妈支付一定的费用。
分析了这么多,大家是不是和笔者一样期待事件的后续发展呢?
八点档反转剧是否还有“高能反转”,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篇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具有任何指向性。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给予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利。
——想了解更多法律资讯,请持续关注律法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