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的时候,卞同学再次询问我:什么时候抽空,我们去把婚纱照拍了吧?
这一次,我没有拒绝。
生活中,卞同学是一个极讲究仪式感的人。
结婚一年有余了,在他的熏陶下,我也逐渐明白,仪式感是婚姻乃至生活的调味剂,是幸福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没有仪式感的生活,就像一锅好汤没放盐,出门忘带钱,没有味道,也没有安全感。
第一眼见到卞同学时,并没有让我这个外贸协会的老会员感到惊艳。
没有英俊的长相,没有需要我踮脚才能kiss的身高,圆圆的脑袋架着一副厚厚的眼镜,还加一个圆鼓鼓的啤酒肚,怎么也不符合我内心深处王子的形象。
要不是看在他那身熨烫整洁的衬衣西裤和铮亮的皮鞋的面上,我大概是不会答应和他一起宵夜的,或许就会错过彼此了。
相处的日子里发现,他不仅仅是在穿着上讲究,生活中处处都是。
比方说,我生日的时候他一定会买蛋糕,纪念日必然会给我准备礼物。
周末有空,安排一起出去吃大餐、看电影、购物,仿若初识。
每次出门都会给我拥抱加kiss,起初我不习惯,特别的难为情,现在,他要是那天忘了,我会找他补上。
出差一定会电话报平安、视频道晚安,回家都会带上当地特产。
虽然每次我嘴上都说:两个人结了婚,过日子,没必要这么麻烦,但是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他的这种带有仪式感的行为,让我有被牵挂、被重视、被呵护的感觉。事后想起,也是甜甜的,日子里满满的都是幸福。
去年冬天,我们看中了一套刚装修好的房子,房东急着出手上海的房产去深圳置业,而只有夫妻关系才能在房产证上写上我们两个人的名字,所以我们来不及经历求婚订婚,就直接领了证。
接下来的结婚摆酒,我考虑两家隔得太远(他家在山东,我家在湖南),我和他当时又都在上海上班,抽不出时间回老家筹备婚礼,我就建议回各自老家,把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顿饭就好,不搞太复杂的婚礼了。
他却不认同,他认为婚礼最起码要有双方亲人朋友见证的仪式,才算慎重。两个人商量结果达成一致后,他就早早的给我的家人订了往返机票,安排了酒店,旅游方案。
虽然离家太远,很多筹备工作都没办法亲历亲为,但是,像购买和定制婚礼的服装,确认宴请宾客名单及邀请,确定菜单物资、费用预算等等还是要我们自己来完成,那一个多月,又正好赶上年底事多的日子,两个人是忙碌的,是有趣的,也是幸福的。
婚礼虽然简单,但也是按照当地的习俗,安排了车队礼炮接亲,在烟花炮竹声中,进了新房,在欢歌笑语中磕头行礼收红包。
那一天,我才明白,结婚,不是领证那么简单的事。
那些为筹备婚礼而忙碌的日子,和婚礼中的瞬间,大概是很多年后想起来,脸上还是会挂着幸福的笑容。
我的一位朋友,当年结婚,因为双方家里都穷,就没有婚礼,甚至连婚戒都没有,只是两家人坐在一起,非常简单的吃了顿饭就了事了。
现在,两个人的孩子都十岁了,心里依然会觉得欠彼此一个交代,只要一吵架,就拿这个说事,就像是一个永远也过不去的坎。
没有婚礼仪式的婚姻就像一份尚未公开实行的感情协议,让婚姻里的人心里不踏实。
奶奶告诉我:一个讲究仪式感的人,家里经济条件再差,日子也不会过不下去。
因为讲究仪式,贫苦的日子也就开了花,结出了甜美的果子。
我的奶奶虽然出生在一个富足的家庭,却是那最苦的一代。
小时候,记忆中,物质并没有像当今这么丰富,糖果还是奢侈品。
每当家里来客人,不管是多个还是一个,奶奶都会从橱柜里拿出擦拭得反光的白瓷盘和茶具,在桌上摆上一小碟炒瓜子,一小碟炒花生,一小碟子糖果,和一碟子水果,泡一壶平日里自己舍不得独自喝的浓茶。
要是停留时间长一点的客人,还会在用餐前,端出现揉现煮的甜酒汤圆,或者是现做的或煎或煮或蒸的粑粑,当做餐前点心了。
那时候的我,是盼望着家里来客的,客人一走,奶奶会把盘子里剩下吃食分给我们这些打秋风的孩子们。
中秋的晚上,奶奶会吩咐家人早早的吃好晚饭,点香放炮焚纸钱,敬过祖先神明,便在院子里摆上桌椅,用白瓷盘摆上瓜果和月饼。
大人们在月色下嗑瓜子聊天,遥望星空,小孩子围在奶奶身边,听她讲嫦娥奔月的传说,还有那些过去的事。
端午节家里的每扇门都会挂上菖蒲,正午时分会给我们喷洒雄黄酒祛邪,用她特制的蒜(发酵后的)抹在我们的肚脐和额头上,说是可以避免肚子和头痛。
春节,家里就更是热闹了。
小时候只是觉得奶奶的这些行为,好玩。现在,一到过节,因为少了那些节日仪式,已经没有了过节的气息,除了那腻死人的节日食品和法定假日,节日与平日并无不同。
与其说是盼节日,不如说是盼假期。
仪式感这个东西,大概和成长环境有关。
我母亲就不太讲究仪式感,印象中,她从来不过生日,她也主张家里人不过。外公在世时,除了春节,其他都不重视。所以,她也不太懂得那些传统节日中的仪式,因为不会,就更不会做了。
奶奶过世后,家里过节的感觉就更淡了。
或许,我可以在某人的带领下,学会更多的仪式,为无趣的生活增添一点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