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飒飒从幼儿园回来后,又要下去买馒头吃,刚回家,吃了两口,突然说要下去玩。
可是我们其他人都没有时间,问她敢不敢自己一个人下去玩,她说可以。并马上补充说:“我只在鱼池那一个地方玩,不去别的地方,你们等会儿就去那里找我。”
刚想嘱咐她几句要当心、不认识的人不要跟着走……之类的,她已经跑到门外了,楼道里传来“我知道我知道。”
走到阳台上看了一眼,已经跳着到鱼池边上了。
这是林飒飒长到这么大第一次独自下去玩,不过我心里倒没有太多担心。一是小区内的环境相对安全,认识她的人也不少;二是相信她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意思,而且孩子总要走上这一步的。
这件事情也勾起了我小时候的一些类似回忆。
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中午,我们跟着一位同学去她的亲戚家玩。也想不起是什么吸引人的理由,不过还记得当时的犹豫和内心挣扎。
会不会赶不及下午的上课时间,被老师批评?
对,这是当时主要的顾虑。现在想来有一点奇怪:为什么最担心的是老师的批评,而不是老师的担心?也不是会不会有危险?
由此看来,孩子的心理想法真是与大人不同。
回到正题,那一次,我们翻山越岭,也没有一个人有手表,到了同学的亲戚家的时候,也不知是几点钟。
其他的情形都不记得了,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我们气喘吁吁地赶到学校,果然被老师狠批了一顿。除了批评,还有被罚站在教室后面。
还有一次,暑假里,我们去正在兴建的学校玩。
因为听说那里运来了很多沙子,是里面有贝壳的沙子。生活在离大海很远的地方,这对我们来说吸引力足够大了。
那么大热天的中午,我和表弟趁大人都在打瞌睡的时候,悄悄对溜出门,一到大人看不见的视线范围,就开始飞跑。
去到学校,到处都很新奇,因为建筑工地的现场还是很少见的。
我们很顺利地就找到了有贝壳的沙子,欣喜若狂地扒拉扒拉,还要警惕有没有老师会突然出现,大声呵斥。
最后,揣着满兜的贝壳,顶着汗湿透的头发,又满足又紧张的回到家。
不出意外,又是一顿严厉的批评,还有罚跪。
现在才明白,所有的惩罚,背后都是大人对安全的后怕,只不过,作为当时的我们,感受到的竟然没有半点他们的担心,只有来自权威的没有商量余地的惩罚。
还好,我可以放心地允许孩子第一次尝试自己出去玩,并坦然接受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