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成大事,先谋“生”

(转)“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

身旁的长辈闻言,面露惊异,出声制止道:口出狂言会被杀头的。内心却不禁一颤:这孩子是有些志向的,非同寻常啊。

命运并没有眷顾这个胸怀大志的小儿,直到而立之年,他还站在皇榜前叹息“大丈夫不能报效国家”。

功未成名难就,不同于富二代的曹操,官二代的孙权,这个靠卖草鞋维持生计,名唤刘备的草根,一开始就输在人生的起跑线。

不仅如此,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竟是个遇事爱哭、爱逃跑的“软萌男”。

这真是小时候“立志为天子”之人?

答案明了。

公元221年,60岁的刘备在成都称帝。

如何从东汉末年的权力纷争中杀出重围?

一语概之:成大事者,必有谋略。

不论是哭,还是逃跑,看似低头服软,实则驭人驭心,养精蓄锐。

有人说刘备是一个“哭包”,遇事总爱哭哭啼啼,但为何他一哭,不遭嫌弃,反得众人相帮?

赵云原是公孙瓒的部下,未得重用。刘备初遇赵云,对其十分欣赏,相处虽短,亦见真情。

在离别时,刘备拉着赵云的手潸然泪下,安慰道:“公且屈身事之,相见有日。”

公孙瓒死后,赵云多次寻找刘备的踪迹,终得卧牛山重逢,自此追随刘备,为其出生入死。

刘备对赵云,是泪为英雄流,是求贤若渴的真情流露。

对赵云如此,对其他贤能亦是如此。

水镜先生司马徽曾说,刘备之所以一直不顺利,是因为手上没可用之才。

武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赵云、关羽、张飞,文有孙乾、糜竺等人,怎会没人?

司马徽回道,还需有个会用他们的人。

而后,刘备遇到了化名为单福的徐庶,拜其为军师。

徐庶为刘备出谋划策,打了几次胜仗,声名远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整个三国,正史以《三国志》最为著名,但影响力最大的还是《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飞过的百合花田阅读 5,689评论 0 3
  • 有鉴于三国文章写得越来越多,特列此目录,以便诸君赏阅 【人物篇】 ps:三国人物凡数百位,所以其他篇暂时不用期待了...
    秉笔春秋吕书生阅读 14,342评论 28 195
  • 一、赤壁之战, 1肃探备虚实,2柴桑疑亮计,3智激舌战计,4普瑜同心计,5结盟宴玄德,6险胜三江口,7蒋干杀蔡瑁,...
    三门峡756马青云阅读 3,633评论 2 5
  • 刘备白手起家到后面三分天下,驭将用人必有过人之处。看过老三国的人都知道刘备爱哭,史书中刘备也确实爱哭,不哭不足以表...
    O麦子阅读 4,894评论 1 3
  • 汉昭烈帝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汉族,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
    命泽阅读 6,58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