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不幸的记忆活下去 | 音乐剧《水曜日》中文版

2021年10月30日 @天津津湾大剧院 音乐剧《水曜日》中文版

      《水曜日》是韩国原创音乐剧,原名“Black Mary Poppins”。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时觉得非常非常奇怪。懂日语所以知道“水曜日”是“星期三”的意思,但是这么一个标题放到中国来,可能是想起到不明觉厉的效果?“Black Mary Poppins”本身应该是对《欢乐满人间》(Mary Poppins)这个众所周知的题目的戏仿,内容结构上也有互文的痕迹在,题目一改成“水曜日”有点不伦不类的。看完全剧觉得“水曜日”算是一个不明不白的点题,但是个人觉得不如直接叫“沉默的星期三”,里面反复唱了好多遍“Silent Wednesday”,既然想用“星期三”,“沉默的星期三”不是更有中国本土化的特征,也突出了悬疑感吗?

      个人总体评价是舞台呈现非常一般。大家演得都很认真,但是某些演员不成熟的表演,现场设备的失误,不够巧妙的编排,都给这部原本还算完整的剧本疯狂减分。且这部音乐剧的歌的旋律确实比较重复,没有特别的记忆点,所以会出现一旦舞台呈现不出彩,不是零分,而是负分的效果。在现场看中文版之前,小编看了日文版录像,对这部剧还是比较期待的。总而言之,中文版推荐给大家,不过如果没有特别想看的演员的话,建议买远一些的低价位票。我和朋友买了VIP区座位,6排正中间,经过补贴是580一张,个人看完感觉有些贵了。加上VIP区的观感并不好……(叹气)

(一)津湾大剧院

      我是第一次来这个剧院,简单给大家评估一下地理位置和内部设施情况。津湾大剧院坐落于海河旁边,隔着海河正对岸就是天津东站。本人在天津多年最喜欢这一块的风景,地理位置绝佳,风景实在是太美了,看完剧想游玩天津的话,出门就是码头可以坐船。即便我们看剧这天起雾了,景色依然很美。开车过来的话不太好停车。不过剧院附近步行3分钟就有地铁三号线津湾广场站,交通非常便利。

      津湾大剧院是由多个建筑组成的。我们一开始不知道,下了车看到一个门口有人排队就以为是入口,结果人家好像是小剧场还是音乐厅的入口来着,里面演相声什么的(笑)我们绕了一圈,看到了三四个入口都有人排队,最后发现大剧场的入口在沿海河一侧,终于找对地方了。工作人员(包括保安)态度非常差,检票会对观众们大喊大叫,差评。大剧场内部比较陈旧,其陈旧主要体现在毫无设计感全是一个挨着一个大灯泡子的穹顶,会造成严重“铁窗泪”的高楼层护栏,原来可能很柔软但已经被坐塌陷的椅子,以及每排几乎没有高度差导致我看剧时要在人头夹缝中寻找舞台的所谓VIP区。此外,还有演出过程中突然开始闪雪花的两侧LED字幕板,演员重唱部分啥也听不清的回响,饰演Herman的演员演到跟大哥最关键的对手戏的时候麦克突然失灵(但明显不是汗水淹麦,因为麦克风的头部并没有贴脸,声音突然“变得遥远”,可能是导出路径突然窜了?)等等。以上出现的问题,可能也有工作人员的问题,但看一场戏下来,对津湾大剧院大剧场印象并不太好。这场戏唯一没出问题的就是伴奏,给乐队一万个好评。

(二)“父亲”的不在场&玛丽的几乎不在场……

      舞美和灯光都不错。举架高大的欧式房屋空间,随时会变得或温馨或危险或诡异的灯光。沙发所在的中间区域可以旋转,巧妙地充当了回忆与现实的分割线。

      布景是好看的,那逻辑如何呢?先简单讲一下故事说了什么吧。

    1930年代的德国,因为醉酒而输掉官司的律师Hans急需一个案件令自己翻身,于是他想到了与自己童年有关的案件——十年前,自己的养父,一位心理学博士家发生火灾,自己与其他三名孤儿被当时的家庭教师玛丽救出,玛丽严重烧伤,养父则死于火灾。德国官方将这起事件定性为意外事故,但有一位警官不相信,一直在追查真凶,并在临终前将自己的调查托付给Hans。Hans坚信当时就四个孩子出来的玛丽就是凶手,于是找到她之后将她囚禁起来。同时,他将当时一起生活的二弟Herman,三妹Anna,四弟Joans叫到一起,试图揭开真相。(以下含有大量剧透)

      所谓的养父,其实是在纳粹政府的支持下拿四个孩子做实验,内容是“消除记忆”。1920年代德国有很多人生活在战争后的痛苦记忆中,玛丽作为助理研究员加入到这项实验,最开始的想法是即便牺牲掉四个孩子,换取更多人的幸福,也是值得的,而且一旦试验成功,四个孩子也会幸福地生活下去。所以表面上玛丽是他们的家庭教师,像母亲一样呵护他们,其实是实验需要被催眠者高度信赖催眠者,实验才有可能成功。

      每个星期三,会有一个孩子作为实验对象,接受“痛苦极值”的实验。他们在实验中会遭受各种伤害,包括疼痛值达到人类承受极限的挨打、电击、火烧等等。尽管孩子们信任玛丽,会服下玛丽给他们的各种药物,并接受催眠消除记忆,但Joans最先出现抗药反应,开始怀疑为什么自己不记得星期三发生的事情。Herman也开始质疑身上为什么会出现不明伤疤,而自己却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受的伤。在又一次星期三来临之前,Herman主张大家一起出逃。但是大哥Hans决定再等等,并且告诉弟弟妹妹们玛丽来给大家喂药的时候,不要真的吃下去,然后给大家喝了少量百加得来抵抗催眠。

      在回忆中的最后一个星期三,实验对象是Anna。他们的养父强暴了Anna,并且由于其他三个孩子没有被成功催眠,他们目睹了一切。Joans在极度刺激之下,用烛台砸死了养父,表现濒临崩溃。Herman为了让他减少负罪感,拿着Hans的刀疯狂捅了养父的尸体。Hans让Herman拿窗帘和烈酒来,正准备用大火掩埋一切的时候,玛丽赶了回来。当她得知这个星期三的实验内容后,追悔莫及。在征得孩子们的同意后,她实施催眠想要为他们抹去记忆,但试过多少次都不行。最后孩子们要求把火点燃,看着火光吸引注意力。玛丽将被催眠的孩子们背出房间,自己严重烧伤。但其实Joans因为特殊的体质,当时并没有被成功催眠,这也是他后来表现出神经错乱的原因。

    在现实与回忆的不停反转中,十年前的事件真相如上。玛丽拒绝见孩子们,在被囚禁之处自杀。(日文版有几处剧情不同,结尾是玛丽活到了最后)最终的结局扣在了海报上的宣传语:“为了变得更加幸福,我愿与不幸同行。”所有孩子拒绝再次抹掉记忆,决定带着这些痛苦的记忆活下去。但是结合剧情中给出的大背景提示,四个孩子在火灾后分别被四户人家领养,但他们现在的养父母依然是看管他们的人,他们作为被观察的实验对象,依然没能逃出纳粹的魔掌。

      所以,其实从大背景看,这个悬疑剧有超越商业剧的厚重感,但是这些引人深思的主题并没有被强调出来,反而在现实与回忆的翻转中被弱化掉了。整个戏剧的主题不清晰,背景更是没有受到重视。我个人感觉“悬疑为主,背景为辅”会比较好看,主次线条清晰的话,背景会让这个悬疑故事有升华。悬疑部分中,本来应该是有温情,有反转才好看,但是目前的呈现中明显温情不足。反转也就随之力度减弱,冲突性弱,整体给人感觉比较平淡。

      “父亲”,也就是养父这个角色是没有用演员来演的。从布景和道具设计上看,门打开,脚步声,做出暴行,用“空气父亲”来表现确实会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空气父亲”的所有行动,都需要通过与前台演员的对手戏来展现。“父亲”的不在场给了观众更多想象空间。这位一开始受到孩子们爱戴的“父亲”是什么样子的呢?随着真相被揭开,一个纳粹分子、疯狂的心理学家、有违人伦的禽兽,“父亲”的形象大变。于是问题来了,没有人来演,但作为事件的始作俑者,如何突出不在场的“父亲”的存在感就变得很重要。在目前中文版的编排中,Anna遭到“父亲”强暴那段戏的表现方式是,Anna站在背面朝观众的沙发前,不断站起、倒下、匍匐、挣扎,通过描述听起来这段表演似乎比较完整,但是因为这段戏时间不短,视觉上全都是同质化的表演,观感重复。日文版这里沙发的位置相同,饰演Anna的演员是原宝冢的演员,声音和肢体表现力都很强。倒在沙发上伸出双手的呈现真的让人非常揪心,加上沙发背的遮挡,Anna的痛苦让人很想哭。现场看中文版的呈现时,个人感觉是“好的,知道这段在演什么了,可以转场了……”完全没有勾起观众的同情心,更没有让观众共鸣Anna的痛苦。

    关于玛丽的戏份,真是少到成谜……中文版还没演到最后,玛丽就在Hans的消息中自杀了……要是这么演的话,原版这个“Black Mary Poppins”的题目可真就成了噱头了。玛丽的戏份给人感觉少,一是没有任何一段戏明确体现玛丽与孩子们的深厚感情,以及孩子们对她的依赖;二是解谜过程中,玛丽几乎一直出现在Hans的叙述中,很少登台。舞台的作用其实是少解释,多表演,但是在叙述中,玛丽的结局直接由Hans告知大家说她自杀了,而观众通过前面得到的信息会知道,玛丽是由于不想让孩子们知道真相所以自杀了,虽然事件发生后她隐居了十年,但是被找到后突然就觉得自杀能了结一切。可问题在于,玛丽就算是过于愧疚,不想二次伤害孩子自杀了,但是音乐剧的结局是孩子们依然想起了之前发生的事情,所以玛丽作为一个主角,戏份这么少,结局还是“无效自杀”,导演你说何必呢?

      结尾又出现另外一个什么博士,前面那些都是催眠中发生的事情什么的,但是观众已经不在意了,因为整体结构过于松散。最后的最后呢,孩子们举手表决不要抹掉记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日文版有一些细节的增加。比如在回忆中玛丽哄孩子们睡觉那段戏,时长几乎是中文版的两倍,内容也有所增加。日文版在这段戏中解决了几个问题:(1)孩子们依赖玛丽,是因为父亲几乎成天不在家,见不到父亲。所以即便他们也很爱父亲,但日常非常需要玛丽的爱与陪伴。这个设定让大家一下子就能想到,《水曜日》中的玛丽,跟《欢乐满人间》中的仙女玛丽这个角色的功能性是一样的。(2)通过这段表演,观众可以看出玛丽是爱孩子们的,即便她知道孩子们只是实验对象,但她依然在最大程度地维护孩子们脆弱的心灵,日常对孩子们的关爱也是真心的。(3)Jonas有写故事的天赋,给父亲准备的生日礼物就是创作的故事,但最后一个星期三过后他变得神经错乱,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校对工作度日。分析到这里,其实四个孩子前后的对比在中文版中也没能得到充分体现。这里先说玛丽,玛丽在中文版中几近工具人,出场主要是为了解释之前的事件是怎么发生的,人物自身没有能动性。演员声音比较接近“玛丽阿姨”的年龄,还不错,但是造型有点太过苗条,看着像是Anna的姐妹,形象上最好再调整一下。

(三)演员的演技

      由于中文版呈现的扁平化,玛丽的演技上一节最后就算说过了。这一节主要说一下Hans、Herman、Anna、Joans四个角色的演员演技。

      看之前我只知道饰演Hans的夏振凯,他曾饰演《面试》中的尤金,是一位非常成熟的音乐剧演员。事实证明,他真的是全场最稳。Hans是最先登场的人物,也是现实中解谜过程的主导者,是孩子中的大哥、酗酒的失败律师、渴望真相又有一点自私,正是这种复杂的性格与动机在不断将故事推进,逻辑上这个人物的塑造没有问题,表演和外形也都没有问题。

    饰演Herman的演员刚一上来的时候状态有点紧,但是是越演好,越演越让观众入戏的那种。Herman本身跟Hans的对手戏比较多,大部分是冲突,而且还有跟Anna的浪漫戏,是戏份比较重的角色。演员全程零失误,即便遭遇了麦克突然导出的音响变了,他自己都听出来声音不对了,还找机会自然地碰了碰麦克想要调整,都没有影响他大段的台词发挥,这个地方真的是让我刮目相看。但是,演员的表演不能靠技术部门的失误来衬托,我的意思是,音响老师,你们还有很多场巡演呢,上点心吧,谢谢。总之,Herman的演员也很棒。

    饰演Anna的演员……整体表演没有出现失误,但是个人感觉角色匹配度不高。首先是她的唱法似乎气声比较多,我也不懂声乐里怎么描述,就是听着有点勒得慌,但是重唱里还挺突出的,重唱里比较好听,因为就Anna一个女声。其次是十年前的Anna和现在的Anna的对比,演员很认真地对十年前的Anna有明显儿童化的塑造,比如声音也变了,动作会比较活泼,坐在凳子上的时候会晃腿之类的,但是不知为何就是觉得有些突兀……特别是Anna在最后一个星期三的表现,让人分不出来到底是哪个Anna,可能还是人物转换时演技上的问题。第三,Anna跟Herman的对手戏中,Anna有些僵硬,就是能看出来是在演浪漫戏,但是不会有浪漫的感觉,就像两个完全没有羁绊,也没有深厚感情的人在那对台词。一到他俩的对手戏,我就感觉像是琼瑶剧那种经常被拿来做表情包的场景,皱眉、低头、走开并且由于内心纠结痛苦而及时捂住胸口……第四,“泥娃娃”那个唱段的表演太有问题了。中文版应该是叫“泥娃娃”吧,那段字幕板坏了,我听着好像是“泥娃娃”。场景是孩子们趁玛丽走了之后,爬起来一起玩抢凳子游戏。这部音乐剧最抓耳的就是这个唱段,我判断的标准是走出剧院能够大致唱出来的就是有记忆点的唱段。看日文版的时候这个情节特别搞笑,非常精彩,日文版中Anna通过弟弟的谦让、蛮力获取座位以及假哭抢座逐一将其他三个男孩击败。其实这段非常好地突出了Anna的性格特点,虽然是孤儿中唯一的女孩,但是刚柔相济,性格中有好胜和坚韧的一面,这也可以给结局一个自洽的逻辑,就是Anna在最后一个星期三受到了巨大创伤,最后为什么还举手同意不去抹掉记忆。刚才我很好奇地找了韩文原版对比了一下发现,原版的抢凳子什么都没演出来,只是一个小孩子们玩耍的场景,Anna第一轮就输掉了。所以之前我觉得精彩的部分都是日文版中才有的。中文版的表演基本上按照日文版的流程演了一遍,但是真的就是单纯模仿了一遍,节奏也没掌握好,演的情绪也不到位,大家看得莫名其妙的,完全不觉得好笑,这段表演对Anna形象的塑造更是毫无帮助,甚至出现的有些莫名其妙(叹气)

    饰演Joans的演员是观众们觉得最辛苦的一位,因为从上场开始,大部分时间都在哆嗦,在哆嗦中说台词和唱歌感觉好难。Joans戏份不多,但是前后情绪波动是最大的一个角色,演员本身形象也是单纯善良的小弟弟的模样,整体呈现很好。前面提到Joans的命运转折在情节上其实是让人深思的,不过中文版的编排没能做到这一点。

    说了这么多,我个人觉得真的演员的演技是一方面,编排指导其实也很重要。这部戏的制作给我一种感觉就是制作人员本身没太吃透故事的内核。演出时间掌握的是真的非常精准,正正好好110分钟,是我看过的时长最有准的戏剧了。其实无论是表演细致一些突出温情,还是节奏紧凑一些突出悬疑,制作方一定要想清楚演这出戏,是想传达给观众什么。《水曜日》想要传达的如果就是所谓的“为了变得更加幸福,我愿与不幸同行”,逻辑不通吧。四个孩子这样的选择是在宽恕吗?他们为什么选择宽恕呢?选择宽恕的是什么呢?结合一直作为暗线的大背景,他们“愿与不幸同行”的原因恐怕不是“为了变得更加幸福”,而是要铭记个人的不幸,以警醒世人的感觉。就像许许多多战争的幸存者那样,作为亲历者选择勇敢地活下去,记住那段历史,本身就带有一种伟大的价值和意义。我认为这样的结局也是刚才提到的Anna性格中所带有的坚韧一面的呈现。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感想。既然《水曜日》本身还不够完善,也就意味着会有更多开放的多样的解读方式,不同导演的编排侧重点或许也是不一样的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125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93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05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77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9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62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88评论 3 4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817评论 0 27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66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86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646评论 1 347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7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74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2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9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64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53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