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庚子年 肆月贰拾壹
【宜】静处 【忌】冲动
《道德经》中说:“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所谓“至简”,就是把简单发挥到了极致,极尽素雅,却承载着丰富的韵味。
有人说:less is more,少即是多。
人生其实就是不断选择与不断放弃的过程。
至简,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因为你不可能拥有全部,只能选择最重要的。
至简,是生活的一种减法,也是人生的加法,化繁为简,方显至简活法。
壹
至简是一种生活哲学,简单中显气度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至简?
摆脱复杂的关系,和无用的桎梏,开启新的生活。
至简,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人生哲学。
其实,在千年前的明人,早就领略的极简的精髓。
明朝家具中简致的线条,淡雅文静。
他们不爱雕琢与奢华,更在意天然,回归本真,以青入画,烧单色明青花。打破陈规旧俗,在繁复之中,提出素朴,优美挺秀,过目难忘。
难怪有人说,明朝的美学,在气至简。
其实,至简生活与明朝美学一样,并不是让我们无欲无求。
而是让我们在这人生的有涯之地,看清自己的需求,明白真正的自我,珍视每一个重要的拥有。
贰
物质至简,生活自然
物质的满足并不持久,伴随着自我损耗。
冰箱里过期的食物、从来没有穿过的衣服、看了一半还在积灰的报纸刊物、只用过一次的运动器材……
当所有的碎片聚集在一起,视觉压力和负面情绪越来越多,谁又能活出生活本身的模样?
很多时候,活得简单、自然一点,我们才有更多的时间去感受自我。
物质至简,并不是不求上进,而是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真正喜欢和真正想做的东西。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真正生活的智者,总能在简单的事物中有所明悟。
活得简单点,足矣。
叁
精神至简,内心丰盈
精神的极简,是拨开繁华后镜子前的自己,那个您无比真实、平凡。
做回自己,才是真正的至简人生。
了解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无论是写作、画画,还是跳舞,然后努力去做,不盲目地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
有舍才有得,不圆满的生活才圆满。
庄子的淡泊明志、陶渊明的闲适修心皆是如此,简化欲望,简化生活,一切都适时、适量,顺应天道,不求过多,亦无需过多。
任凭窗外风吹雨打,闲看庭前花开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