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什么?是树上的蝉,是田野的蛙,是放羊娃身后的落日,亦是伙伴们游戏间的追闹。
童年,应该无拘无束;童年,应该色彩斑斓。
童年,有欢声笑语;童年,有鬼哭狼嚎。
童年就似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缺一都不全。
时代在进步,物质在提升,现在的孩子应该是更幸福的,有毛茸茸的玩具,有变化多样的金刚,有室内的儿童乐园,有室外的主题公园,等等等等。然未等得孩子们畅快享受够这无忧无虑的童年世界,各种兴趣班,辅导班拔地而出。
走在大街上,每50米差不多就会有不同的培训机构在做招生宣传。外加各种快节奏的生活,导致现在的父母异常的焦虑,生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于是突然画风一变,童年猛的变成了写不完的作业,背不完的课文,学不完的技能。在各培训机构肆意的渲染之下,家长越发担忧孩子学的不够,在并未经孩子同意的情况之下,似要将未来的所有技能以最快的速度浇灌进孩子的大脑。于是,本来说好的周末休息,变成了穿梭于不同培训课堂的另一种上课。
前几天听一朋友牢骚,自从孩子上了一年级后,她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没有休息过一个周末。孩子每晚学习到10.30,一直得陪着,不陪可能到12.00都不一定能完成作业。班里大多数孩子都上过幼小衔接,老师讲课进度也比较快,他家孩子幼儿园时一直本着让他玩开心的心态,所以并未参加什么培训,只报了几个兴趣班。结果上一年级后发现特别吃力,没有办法只能给孩子报了周末的补习班,各科都要补习,补完这科补那科,孩子没了双休日,自己也是身心疲惫。真是搞不懂,现在的孩子怎么就似没有了童年,回想曾经的我们,吃的没有现在丰富,穿的没有现在亮丽,但童年终有童年的样子。
确实,想着自己加进的那些个妈妈群里,今天报这班,明天报那班,感觉每天都有妈妈们在报班,曾经一直纳闷着那些宝宝哪来的那么多时间,现在算是明白过来了,时间真的都是挤出来的。只是那么小小的人儿,就要跟着父母不停的挤时间学习很多本不应是那个年龄承受的知识,想着也着实可怜。
都说技多不压身,学习要趁早。可是当我们把孩子本该在父母怀里撒娇,本应与伙伴们嬉笑打闹的时间全部都用在学习上之后,孩子真的幸福,真的快乐吗?
孩子因过劳猝死的案例在我国现已不是个例了。很多时候我们家长也都心疼孩子,但更多的是无奈。像朋友说的那样,看着孩子每天学得那么晚,周末还要去补习,自己也心疼,但没有办法呀,自己孩子不前进,别人孩子在成长,差距就会慢慢增大。紧接着家长焦虑心骤升,孩子的自信心下降,就会成为一个恶性循环。她家孩子眼看就要三年级了,一年级的时候还能顶着压力不报班,二年级实在顶不住了,也就在意不了那么多了,毅然的报了几个补习班。外加一直在学习的三个兴趣班,整个周末已被排的满满的,现正在考虑兴趣班是否要裁剪的问题了。
为此,我也只能宽慰她几句,确实不知该如何劝说。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相信如若有选择,天下的父母都是希望孩子能有个快乐无忧的童年。大道理其实大家都懂,只是很多事情并未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才会少了感同身受的认同。
想着自家的孩子马上也将步入一年级,看着周边很多妈妈在给孩子报幼小衔接,偶尔也会有焦虑。跟孩子商量之后,终究把控住了报班的冲动。童年于己有着太多美好的回忆,不想摧毁掉孩子做梦的权力。童年就应该是色彩缤纷,天马行空的。相比于那些规制下的学习成果,我更想要我的孩子快乐。
当然不报班亦不代表不学习。只能牺牲掉自己的惰性,多想方法,于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放任亦不代表放纵,与孩子在一起制定计划,制定规则,我提建议,孩子来做终极裁定,最终亦定出了每天半小时的系统学习时间。于我,于孩子,亦算是松弛有致了吧。不求孩子出类拔萃,但求能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即使做不到让孩子热爱学习(我始终认为无法热爱,一件事情一旦有了功利的性质,就不可能十年如一日的去热爱它),但只要不反感,不排斥,明白于游玩的过程中还有一件学习的事情,我想目的至少也算达到了。
童年就应该如罗大佑的歌里面唱的一样,等待着放学等待着下课等待游戏的童年!童年应该是放肆的!童年应该是无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