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参加‘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街道演讲比赛”的复赛。早上我5点早早醒来,开始复习一分钟演讲的内容。清晨,自在安静,正是记忆力好的时候,我掐着秒表对着穿衣镜操练几次,自认为没问题了。
六点半出门送大宝上学,回学校值日,迎接全校师生入校。七点半赶去食堂吃早餐,七点四十坐上校车去兄弟学校参加演讲复赛。8点10分开始抽签,我抽到2号,庆幸有一段时间来准备和熟悉流程。1号选手上场,播放学校的初赛视频,接着是选手一分钟的脱稿演讲,介绍书籍的相关内容,然后是5分钟的互动时间,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很快,1号选手演讲完毕,我觉得她各方面表选不错,确实是台下费了一番心血和功夫的。我深呼吸,上台。视频播放完毕,紧接着是一分钟对书籍的介绍和读后感,随后评委提问,他的问题刚好是我喜欢的作家毕淑敏的作品中的一句话延展开来的,要求我结合教育感受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我稍作思考,简答,结束,下台。
接下来几位选手的表现也相当不错,结合本场比赛的实际情况,我总结了一下,能得高分需要做好以下几条:
1.语言表达:吐字清晰,表达流畅,富有感染力。
2.选手们对讲述的书目内容表达清楚,能深入理解并延伸。(个别老师游离于作品之外了)
3.现场互动环节,选手们的反应快,能很快理解评委提问的意图,答为所问,能随机应变,自圆其说。(个别老师很诚恳地说自己对作品没有精读,把握得不好,评委回答:“我给你的建议是,假话不说,真话不全说,有些话可以委婉地说。”)
4.选手们精神饱满,着装大方,举止自然得体。
5.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今天,又是一次学习和体验的过程,颇有收获,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