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帮助孩子养成自爱、自信和安全感,在教育中最好既有爱也有约束。这样孩子便能够有效地得到家长引导,养成良好习惯,懂得为自己负责任,及早学会与人相处,而这些才是他们未来能力充分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1.家庭教育中要“恩”与“威”并用,打骂管教是“下策”。想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玩起来,而忽略了本应该学习的时间。而要想帮助孩子极好地掌握玩耍与学习之间的时间,就要先让孩子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了解学习的乐趣。这样即使你不去督促,孩子也会自觉地安排好时间学习玩耍。其次,家长要让孩子从小有种责任心,知道学习并不是应付父母的事,而是关系到他将来的一生,而且是变成优秀的人的前提条件。
2.营建一个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要尽量传递给孩子积极的正能量、向上的人生目标。
3.注意孩子的天生的感悟力。不要认为孩子还小,看不懂脸色,其实人的感悟力和交流能力天生就存在。孩子可以通过你的语言和表情来感知喜悦或忧伤,有些严厉的话说出来,孩子就会有被管制的压力。不说出来,孩子也会明白。
4.采用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孩子的年龄越小,我们给予他鼓励或者管教的方式就越要多元化,这样他才能最大程度地接受父母的意见,尽量让动作和语言相结合,效果就会更好。
5.家长要释放和转化内心的不安全感,相信孩子可以学得更好。家长生怕孩子会被不如意的教育糟蹋,所以才会苦口婆心地管教,实际上这是家长自身的不安全感在作怪,导致过分关注外界的所有负面信息,并把那当成全部事实。而这会传递给孩子许多不必要的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