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一岁了,还不会走路。爸爸着急了,手把手地教小丫学走路。他教她先出左脚,后出右脚,教了一整天,小丫终于记住了。
第二天家里来了客人,客人带了一个小男孩。小男孩很调皮,进门也不认生,两眼珠滴溜溜直打转,到处瞅,他一眼看见小丫,就对她发生了兴趣。主动提出要带小丫玩。他抱起她,带她到院子里玩。看小丫还不会走路,就故意一会教她先出左脚,一会教她先出右脚,一会抱起她让她同时出左右脚,把小丫弄得不知所措,两腿乱蹬,看着小丫那傻愣愣滑稽别扭的样子特别开心。乐得笑个不停,小丫看见男孩很开心,自己也觉得好玩,他们就这样玩了一整天,彼此都很开心。
客人回去了,小丫爸爸发现小丫拽着栏杆在那里不断地迈着小短腿,姿势奇特。赶紧跑去纠正。因为爸爸总是板着脸,很严肃地教她,小丫心里很不高兴,觉得这游戏实在没小哥哥教的游戏好玩。于是一会先出左腿后出右腿一会先出右腿后出左腿,爸爸教了很多遍,纠正不过来,不耐烦了,先是呵斥,后来她一出右腿他就打她,越打小丫越不想出左腿,还哇哇大哭,哭个不停。爸爸只好把她扔进儿童车里。后来爸爸再教她她无论如何都不愿意下车,久了,爸爸也很无奈,加上他和小丫妈妈工作都很忙,又没时间,小丫不配合,他也懒得教了。
小丫到了两岁还是不会走路。别人家孩子都能跑能跳了,小丫还是只能坐在儿童车里让爸妈推着出去。外婆和奶奶着急了,两个人为了小丫轮流过来带她,让小丫爸爸把儿童车藏起来,不让小丫老坐在车里,宁可自己累点,也要抱着小丫出去转,看到一堆孩子,就把她放下,拽着小丫一起走,一开始小丫还是不知所措搞不准自己到底要先出哪条腿,一会先出左腿一会先出右腿,后来看外婆或奶奶都出左腿,不知不觉也开始模仿起外婆和奶奶走路的姿势来,不到三个月,小丫就学会了走路,再也不用坐在儿童椅里让爸妈推着走了,她也能和一帮孩子在一起玩了。小丫爸爸很奇怪,问外婆和奶奶,说这孩子脾气犟,不好教,你们怎么就教会她走路的。外婆奶奶反问,你是怎么教的?小丫爸爸说:我教她先出左腿后出右腿呀,我没教错吧?小丫外婆和奶奶说:先出左腿没错,先出右腿也没问题,只要走得自然就可行,可是你教法实在问题,本来人走路就是个习惯性动作自然而然的行为,有人习惯先出左腿有人习惯先出右腿,你却把先出左腿弄成规矩了。小孩学东西一开始就是靠模仿,你却把你的习惯弄成规矩告诉她,你如果强行把规矩灌进她脑子里,她就会变得很机械,你要知道规矩都是人制定的,一旦规则发生改变,她就会不知所措。还有你要让她从学走路中获得乐趣,而不是训诫,你又呵斥又打的,她哪里从中获得乐趣呢?你越逼她越适得其反。像你这样教孩子,孩子一辈子都不会走路。本来她是个很聪明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可在你眼里她却又笨又犟。哎,你这样教她会毁了她一辈子的。小丫爸爸看着在院子里和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的小丫,又由衷的高兴又满心惭愧,说:带孩子还是您二老有经验,以后小丫还是交给你们带吧。二老互相对视了一眼,突然严肃地说:你们忙的时候我们过来帮一下忙是可以的,你可别指望我们把她带到大,我们也有我们的事,再说小孩都由我们带着,你们就永远不会教小孩,以后孩子教育也还得你们自己做,再说带孩子也是互动的过程,孩子成长你们也跟着成长,孩子成长需要父母陪伴,老和我们在一起,你们之间就会很生疏,对你们对孩子都不好。小丫爸爸听了觉得也有道理,说:好吧,就这么办。您二老不仅经验丰富还很有智慧。孩子还是我们自己带吧,不过我们真的没经验,我们以后遇到啥问题,再请教您们。二老相视一笑,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看着一边玩耍的小丫,满心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