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巷子里有所小学,一所有名的小学。每天早晨7:30左右,千余名学生和家长从四面八方赶来。
临近巷子口,有个早点摊。这个时间也是最繁忙的。鸡蛋灌饼在大姐的小铲中翻来翻去递出,她老公在旁边递出牛奶、豆浆。俩口子抬头的动作也忽略了。二维码挂在大伞的把子上,充当收款箱的空牛奶箱里散乱的各面值的人民币微笑着。
小学生狼吞虎咽地吃下灌饼,装豆浆牛奶的袋子也是三两下就被吸瘪了。不知道年轻的妈妈起晚了,还是熊孩子就好这口,不吃妈妈做的饭。这样的场景,天天上演,有的小学生还是重复登台。
巷子不是宽窄巷子,是窄巷子。技艺娴熟的司机也没有胆量开车进去,人挨着人,神色匆匆,但难以迈开大步。往往是妈妈拉着孩子的手:“快走,快走,快迟到了。”走到门口,从肩上卸下书包,套在孩子肩上:“上课好好听讲……”妈妈嘴停不下来,孩子在耳熟能详的妈妈流利的“口诀”中进了校门。最后一句口诀又响起来:“记得喝水哟。”不知道孩子听见了没有。他没有回头。
妈妈心细嘴碎,总要把自己想说的话全部说完。
遇到一些粗心的孩子,忘戴红领巾了,作业忘签字了,妈妈们狮性大发,声音越说越高。边嚷嚷边找地方签字,买红领巾。收拾完这一通,估计嗓子也干了,狠狠地看着孩子进了校园。长长舒了一口气,和门口的保安嗫嚅道:“每天早上就像打仗一样。”
这是一场共赢的持久战。
当然了,更多的乖乖女乖乖仔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安安静静地交替完书包,与满眼慈爱正微笑的爸爸妈妈小手一挥,欢喜地融入进校门的队伍中。
“愿我们每一天活得热气腾腾,不老不旧不早走不离开,舞台灯一亮,你就站在正中央。”
九月将至,巷子里,又该上演热气腾腾的生活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