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的“汉八刀”玉器

汉代玉蝉

中国玉文化历史悠久而漫长,在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进程中,玉器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真实写照,同时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艺术风貌。

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开始,随着玉文化的萌芽,当玉器从石器中剥离出来的那一刻,各种美学理念就开始参与到玉器的生产制作当中。

这种原始的美学观点既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客观体现,也是远古人类社会生活的精神追求。

良渚文化筒形玉饰

分布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时期良渚文化遗址,其最大特色就是出土玉器造诣非凡。

良渚文化玉器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工艺精湛、美不胜收。

事实上,良渚玉器雕琢之精美,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这些5000多年前的远古玉器,居然能作到在1毫米的距离内刻画出3至5条阴刻线,并且线与线之间并列有致、毫无凌乱。

良渚文化神兽纹玉琮


良渚文化神兽纹玉琮(局部)


良渚文化神兽纹玉琮线描图

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石器时代,智慧的古人究竟使用了什么样的工具?又是如何仅凭肉眼进行微雕创作?雕琢时的力度和准确度又是如何把握的?

这些技术性的问题在今天看来简直不可思议,至今仍然是千古之谜。

因此,良渚玉器自成体系的“神人兽面纹”和极其细致的阴刻细工艺,均达到史前玉器的高峰。

作为新石器时期玉器的杰出代表,良渚玉器所表达的美学观点,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之后中国玉器的主流艺术理念,即“精雕细琢、巧夺天工”。

新石器时期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饰

那么问题来了,在中国玉器“精巧不能企及”的主流美学观念中,有没有另类的“非主流”创作观点呢?这样风格的玉器又究竟有哪些?

答案是肯定的。

事实上,在全世界范围所有的艺术门类中,对“美”的诠释和理解,历来都充满了争议和争执,并且从古至今从未停歇。

这就如同中国画的工笔和写意,一个细致入微,一个高度概括,但是很难通过艺术风格的不同去判断艺术水平的高低。

汉代玉蝉

中国玉器“大道至简”的艺术风格出现在汉代,典型代表就是大名鼎鼎的“汉八刀”玉器。

“汉八刀”是汉代治玉工艺划时代的壮举,尽管其产生背景主要受社会文化影响,并非纯粹意义上的艺术自主创新,但仍然难以抹煞其无比辉煌的艺术成就。

汉代玉猪握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阶段,随着汉朝国力的增强,不仅开疆拓土奠定了今天的中华版图,同时也确立了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思想。

正是在儒家“君子比德于玉”等文化思想的作用下,玉器的人文价值在汉代尤为凸显,因此成为统治阶级贵族广泛认同的珍贵资源。

当儒家文化结合了当时的“黄老学说”之后,汉代社会文化中“视死如生”的厚葬风俗愈演愈烈。

玉器作为贵族们争相觊觎的珍贵财富,更是成为诸侯贵族最为器重的随葬珍宝。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专为敛葬而制的真正意义上的“葬玉”开始出现了。

西汉蒲纹分区玉璧

我们知道,玉石作为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从古至今都非常稀缺。

而穷奢极侈的汉代诸侯贵族,为了实现自己所谓“永世富贵”的人生理想,往往将大量珍贵的玉石用来陪葬或制作敛玉。

为此甚至汉代中央政府曾专门颁布过法令,规定诸侯王及贵族随葬玉器中“真玉”的使用比例不得超过30%,大部分玉器应以其它“地方玉”原料替代,否则属于僭越行为,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汉代白玉螭凤纹剑珌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诸侯贵族一方面迫于朝廷压力,不敢在生前大张旗鼓地使用优质玉料制作敛葬玉器;另一方面也没人敢过早地去预测贵族的准确死亡时间。

因此敛葬玉器在特殊的时代文化影响下,形成了工期短、任务重的加工特点。

同时,在汉代玉器规范、严谨的艺术理念下,贵族们又不允许治玉工匠敷衍了事,始终对敛葬玉器的艺术水准要求很高,正是在这样充满矛盾的创作环境中,“汉八刀”治玉工艺轰然诞生了。

汉代玉蝉

由于“汉八刀”工艺的典型代表是玉琀蝉,同时“汉八刀”的工艺特点是简练精准、刀法犀利,其图案构成讲求“平衡对称”。

而这种和谐对称的琢玉刀法,极像古人写字时一些笔划左右相背分开的字形,这种治玉工艺中的“背刀”,本意是指对称的琢工和图形,因此又被称为“琀背刀”。

但是“琀背刀”在后世口口相传中被以讹传讹,误读成了“汉八刀”,这就是“汉八刀”名称的由来。

汉代玉蝉

尽管“汉八刀”工艺是为敛葬玉器而产生的,但是由于其艺术特色鲜明,既满足了当时精准、规范的艺术追求,又符合气势恢宏的汉代治玉风貌,因此除了敛葬之外,很多用来佩戴的玉蝉也使用了“汉八刀”琢玉工艺。

值得注意的是,汉代的“汉八刀”工艺也并非“一蹴而就”立刻成熟,在汉代玉器充满理性与规范的艺术特征中,“汉八刀”工艺同样是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最后才逐渐定型。

东汉玉翁仲

两汉时期“汉八刀”玉器主要有玉蝉、玉猪握、玉翁仲等,这些艺术特征高度抽象,但却极具张力的杰出玉器品种,大多出现于东汉时期。

今天我们看到许多“汉八刀”玉器,其玉器线槽内均可见光洁平整的打磨痕迹。

龙凤纹重环玉佩

这说明尽管汉八刀工艺追求简练概括的艺术风格,但加工后期仍然精益求精,细心地使用砣轮对玉器工痕进行了反复的打磨和修饰。

因此,“汉八刀”的简练风格绝对不是简陋,称得上是真正的“简约而不简单”。

玉猪握

古代著名思想家、被尊为道教始祖“太上老君”的老子在《道德经》中曾说过:“大道至简,衍化至繁”,这种从哲学角度对世界的理解是古人对生命意义睿智的总结。

中国玉器的发展同样经历过“由简至繁”再“由繁至简”的演变过程,这种美学意义上对艺术的思考与探索是中国玉器博大精神的真实写照。

在中国玉器80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古人对玉器卓越艺术风范的追求和实践从未停止。

汉代玉蝉(无孔琀蝉)

从爱玉成痴的宋徽宗到嗜玉成癖的乾隆帝,都曾对汉代玉器情有独钟,并且在鉴赏把玩之余,面对难以逾越的汉代治玉巅峰,由衷地发出“后世端是让前人”的感慨。

由此可见汉代玉器杰出的艺术成就和巨大魅力。而大道至简的“汉八刀”玉器,正是中国玉器巅峰时期的终级艺术表述,其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为之自豪和骄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390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21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632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70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33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98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11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04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79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72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41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3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76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3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1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86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76评论 2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