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阻断了大洋两岸的正常航空,就在这时,从温哥华传来了女儿订婚的消息。作为父亲,心里五味杂陈,感动之深溢于言表。
都说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和女博士。之前一直有些后悔,女儿在读硕期间,导师曾征求她意见,是否硕博连读。想必是她考虑经济自立,选择了硕士毕业后先工作。
后来,当她再次重提读博时,我虽因女孩婚姻问题有些犹豫,可还是义无反顾地鼓励了她。做学问需要锐气 ,读了博士,就有了获得大学教职的可能。
现在想想,自己多少有些“投射”的嫌疑。在我的世界观里,大学老师是职业首选。在西方,大学是科学的前沿,近代文明大部分基础创新都发生于此。在西方,本科、硕士都未与国内有太大差距。唯有读博非常不易,留学人员中,真正拿到博士学位者凤毛麟角。女儿35未嫁,我一直有种歉疚感。周边同学、同事的孩子中,也不乏“第三种人”的困局。
女人在男人眼里,最具角色感的就是女儿和母亲。未成年儿女的成长,在父母眼里,就是自己成长的一部分。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得到了特殊的关注。从表情交流到牙牙学语;从攀爬站立到瞒珊学步;从听孙敬修老爷爷讲故事到绘声绘色的涛涛复述;…
对学龄前的自己远没有对儿女同龄期那样,有清晰的记忆。一起看《希瑞》《奥兹国》(绿野仙踪)…,我有过仔细观察,女儿就是“活日记”。让我知道了什么是成长,什么是天真,什么是天伦之乐。
不错,一个没有孩子的人,即便想象力丰富,也绝难理解有“孩子”意味着什么。她是你生命的一种延伸。女儿对父亲,儿子对母亲,还添加了另一种意义。对异性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
是的,你有发小时的女生,你有青春期的初恋,但女儿(或母亲眼里的儿子)是天书,你如果有观察,注意到她的“自我意识”、“自尊”、“认知特点”… ,小孩子的可爱和稚气,就是“中戏学霸”怕也难学一二。
又一次女儿夸耀邻居的女儿:“她好棒啊,才输我一步”。下过跳棋的都会捧腹而笑。
我们小时候,学龄前父母也没教什么,只是讲了不少故事。我女儿也只是听听故事,看看动画片。只是在上学的前一年,教了她一些生字,也就一百来个。
借助塑料积木和扑克棋牌,没想到教她的一点点算数,她倒领会得很快。只熟记了“凑十的五对数”,就以“模10”避过了“进位借位”的障碍。
果然,她一上学就当了数学课代表。不久就在“轮换班长制”中胜出,成了正式班长。那种自豪感一点不掩饰地展现了出来:“我不是课代表,我是班长…”。哈哈,孩子在父母眼里,很多“小把戏”都是那么的可爱。这种PM2.5=0的清明状况也就能持续到小学三年级。
女儿一旦建立了自尊意识,就等于有了“吸星大法”。她自己主动报了奥数班,我在窗外等候时,也偷偷秒过两眼,还是满难的。我觉得奥数的意义在于,把“全民健身”的状态调整到“奥林匹克”状态。
社会普遍认为奥数题太偏,是一种误导。我倒不这么认为,往往就是那些貌似无用的技能和方法才真正有价值。孩子的思维,在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有一个从疏到密,又由密剪枝的过程。本质上是抽象能力的提升,奥数对抽象能力,对元知识的建构都很有帮助。
女儿一路学下来,轻轻松松,她性格好,心态平和,少有耗散式的焦虑。高考顺顺利利地完成了第一次坐标变换(品级和专业)中,考取了北航的计算机专业。
生于一线城市北京,第二次坐标变换(学位、地理和人文生态)中,她选择了留学,生态改变往往没有得到更普遍的充分理解。
个人境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的;另一类是自己的努力无法或很难改变的;一般说,完成第二类改变就只能通过“坐标变换”。人生只有几次,她已经完成了两次,眼下她的订婚就是另一次“坐标变换”。
前面几次“坐标变换”都还不错,这一次对幸福的影响将更加深远。男孩不错,长相清秀,身高腿长。
颜值担当其实对婚姻不易保鲜,但我知道我女儿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她幽默乐观,思想独立。为人真诚的一面就好像之前父母拿来开玩笑的故事,从五羟色胺过度到“文化粘粘”,我对他们还是很有信心的。理由就两条,相互读得懂,彼此有成全对方的愿望和能力。最后,我祝福他们俩幸福快乐!
下列链接是作者作品的分类目录:
以上是空明岛公众号分类入口,也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