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中学生提起鲁迅这个名字,他们的反应应该是两个字,头大---“写的什么,看不懂还要背诵全文”。再往上看,如果对高中生提起鲁迅这个名字,他们应该这样想“鲁迅=《朝花夕拾》、《三味书屋》、《野草》......”,这是相对于初中生的升级版,至少把鲁迅这个人具体化了,那么到了大学生,对鲁迅的理解就升华到“左翼作家联盟,独语体,《新青年》,乡土文学开拓者......”。
以上都是正常学生的“进化”,从小到大都在学鲁迅,一步步对这个人了解的更多,但不得不说这些都是老师强塞给我们的知识点,所谓知识点,他只是个点,我们没有把他练成线甚至是面,因为我们从未读懂过鲁迅。
毫不夸张的说,大多数中学生甚至大学生是不理解为什么鲁迅会在文学史上占有那么重要的地位,抛开老师上课讲的“鲁迅文辞犀利,笔杆子当枪使”类似这种言论,从小学到大学,鲁迅文章读过不少,作品了解很多,要考的基本思想背的滚瓜烂熟,却依然不懂得鲁迅的“明智”。
以《阿Q正传》来说,里面的主人公阿Q没有明确的姓名,这个设定来说是代表大多数中国人的。这本书里鲁迅的“明智”之处在于,他看透了国人骨子里的劣根性,这种劣根性直至今天依然存在,但却鲜少有人讲自己与阿Q等同。所谓阿Q精神就是“精神胜利法”。对这一精神鲁迅先生自己的解读是:“中国人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地满足着,即一天一天地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用通俗点的话说就是,我打不过你,但是想想虐待你的场景也是好的。阿Q所展现的恃强凌弱,墙头草,奴隶性,见利忘义等特性全是人性的阴暗面,每个人都有,只是鲁迅敢于通过这种方式表现,他以一个救赎者的姿态渴望大家可以从阿Q看到自身的劣根性,希望这种讽刺能够使国民觉醒,很遗憾的是,直至现在也很少有人真的读懂鲁迅的这种“明智”。
用几个例子来说,在初中的学校门口经常有一些小混混,学校的有些小孩为了不被那些混混敲诈,跟他们同流合污,他们本意是不想自己再被敲诈但是转身又帮那些人去敲诈别的同学,然后在学校里狐假虎威,横行霸道,对那些混混头头低眉顺眼,跟个哈巴狗似的舔着脸。这是个太通俗的例子,他们未必不在背后骂那些混混头,也未必不想去打压他们,所以就像阿Q一样,在心里把他们揍一遍,自己都安心了。还有一个大学常见的现象,学生会的干部在各个场合颐指气使,“好像自己也是革命党了”,用一种莫名的优越感享受别人讨好他们的感觉。我常在各种鸡汤里看到这句话“你接近了财富并不代表你拥有财富”。我觉得这句话用在这里再好不过,因为生活中总有人不自觉的用阿Q式疯话炫耀自己的朋友或谁有多牛逼,却没意识到那个牛逼并不是自己。
在鲁迅的所有作品中《狂人日记》算是讽刺意味非常强烈的一部,它的表达方式非常直接,借狂人之口说了许多“疯话”,但事实上清醒的人也只有狂人而已,在小说中,明目张胆的写了“吃人”这一事件,那些所谓的正常人“易子而食”,被吃的也想吃别人,这些都被狂人所见所记录,但是到了最后,遗憾的是狂人也变成了‘吃人’的‘正常人’。鲁迅的这部作品被收录在《呐喊》集里,呐喊也正表达了鲁迅先生当时的心境,他对当时国民的愚昧感到绝望,所以他呐喊,用一个救赎者的姿态企图去唤醒愚昧的国民。
所谓“吃人”,鲁迅在当时说的是制度吃人,封建等级观念吃人,社会环境吃人,这在当时是给了社会一击,而在这部作品中鲁迅的“明智”之处在于:把人性中的弱肉强食的本质揭露出来。而这种本质一直存在于人性之中,当今社会不也存在着这种不愿被人吃,又想吃别人的现象?
最普遍不过的例子,我们常被比自己高一级的人打压,又转身去打压比自己小一级的人。正是被人吃又想吃人,这种现象如果要寻根,就是封建等级制度,封建礼教制度,高级压低级,人跟人之间谈不上平等,所以才会有那句俗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所以,鲁迅先生的“明智”之处一直都是揭露人性本质的阴暗面,所以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社会,这种现象都存在。去尝试着理解鲁迅先生的“明智”,也尝试着去面对自身的阴暗面,让这些阴暗面晒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