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書久了,漸漸開始思虑一些问题。
習書的目的,習書的方法,習書的过程。時不時闖入腦際,不由随着思路展開去了。有時覺得,習書之目的無非為二,一為個人愛好,修身养性,消磨人生閑暇时光。其二為出人头地,博取功名利禄。
二者皆属正常,亦不矛盾。雖然目的各不相同,其过程必然相異,其一雖然是書法的基本功能,在古人則為讀書人之基本技能,非毛筆無以記録,也就更談不上其它了。所以绝大多数讀書人都具備一手好字(当然只针对写字而言)與古時書法名家另当别論。
但时代畢竞在发展,社會在进步,毛筆的實用功能在退化,硬笔键盘代替了毛笔,記録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反而毛笔書法的藝術功能,修身功能更加凸显,獨特東方藝術的稱謂更加耀眼。
個人以爲,習書目的放在當代,首先是把字写得受看,耐看。说大点,是傳承中國传统文化,说小点,自己有一手相对能看的字,也為自己增加自信,其次才是修身养性,陶冶性靈。再其次才是書法艺术,書法家。
成書法家的过程相對复杂得多,首先面臨的是怎么学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了师承关系,否则很難有成绩,有人窮其一生,正草隶篆,今日欧,明日颜,勤勤恳恳到了也未入其門径。说到底,是不得其法,未有老师引导,此路不通。这里老师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不是所有老师都具備这种能力,假如他本身功底,見識很底,甚至其本身就是在乱写,那不但教不好,反而是枉费时日,徒增用笔恶習了。
近日臨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