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可以分为卖时间、卖技能、卖服务、信息差赚钱等几方面。星球里人都知道这事,也都认同靠信息差赚钱应该是比较好的途径。
真正能靠信息差赚到钱的,有很多其他人不具备的优势或运气。
比如王石卖玉米的故事。1983年,赤手空拳的王石来到深圳,靠贩卖玉米挖到了第一桶金。王石发现,由于从北到深的运输问题,北方的玉米运到南方,必须先从香港转运,这价格自然就上去了,可如果直接从北方运到深圳,就能赚取不少差价。第一次看这故事,会觉得非常励志,但当时网从银行贷了一大笔钱做这事情,换成别人的话,有多少人做的到。
互联网时代,有不少能人能发现或赶上一些平台迅速发展的红利期,或发现长尾关键词搜索很高但没有相关的服务,这些也应该可以算商业嗅觉特别灵敏的人抓住赚钱的机会。
近两年经济下行,很多价值洼地很快被资本发觉并迅速填平。想靠发现信息差来赚钱不太适合我们上班族。很多宣传利用信息差来赚钱的项目其实是为我等韭菜量身定做的镰刀。
普通人想在这种时候做点什么事情,自媒体算的上相对机会比较大的出路。虽然这条路目前没任何红利可言,但是做自媒体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客户天才」一书提到过,要懂得把纯粹的买卖关系转变为建立社交关系的过程,懂得和客户交朋友,你若有能耐,住到客户家里。
交易的本质是信任,所以,卖货先卖人,先把自己销售出去。建立信任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背书,产品时代有品牌背书,传统电商有流量背书,内容时代有IP背书。
要做自媒体,就冲着造IP去做,认真经营自己的互联网影响力,未来会受益无穷。
对网络哦小透明而言,做自媒体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心理渴望被认同被认可 ,实际上确有偏差,滋味不好受。
有时候,佛系的坚持更新,会带来意外的惊喜。我有个学生,大专生,爱写文字,但不是特别厉害那种。很多时候我觉得他写的文章啊很尬,但就是佩服他写的下去,脸皮厚。疫情期间他玩游戏直播,一直没啥粉丝。玩直播的时候把自己对游戏的理解写成攻略放在论坛里,坚持更新一段时间后,有个论坛邀请他过去写攻略,每个月按要求写几篇文章,就有2千。对于学生无疑是巨款,可以改善他现在的生活,也增强他信心,对未来找工作更加把握有选择。
一开始写他也没有想太多,就是存粹写着玩。公司找上他的时候,都害怕是骗子。有些时候,就是这么奇妙,坚持走着,就突然间发现路子。
要做自媒体,就冲着造IP去做,好好地经营自己的互联网影响力,未来会受益无穷。大家都抱团取暖,好好加油,也许未来星球里出现几个大IP,我们都可以成立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