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周一,升旗仪式后进班,已经过了预备时间,班主任在台上讲问题,我走进去放下书,打开第四课课件。
上课铃响,她收住话题,我示意学生掏出语文课本,她出去,我喊起立。一听上课礼响亮,学生动作整齐,精神蓬勃,我告诉学生今上午两节课打算:补充完《腊八粥》的余留,学习《藏戏》。
我引导学生回顾了《腊八粥》课文小标题,抛出问题:课文围绕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喝粥主要写了什么?生:八儿的心理变化。我问:八儿的心理变化是通过什么写出来的?生:八儿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我继续问:文中只抓住八儿的这些来写他的心理变化吗?还有没有写别的或通过别的来写的?一个机灵学生立马找到了:还写了粥,通过粥来写八儿。我板书粥字,问:抓住了粥的什么来写的?确切说是哪个词?写了几次?试找出来分析。这一下,孩子们抓住“叹气”你说两句,我说两句,五次关于粥的叹气句子全被找出来了,我们又一起联系上下文上下句分析了粥的“叹气”分别表达的意思,学生学的愉快,余留任务完成的很顺。
完成后,我立马用话语引出了《藏戏》课文标题,一个关于藏戏的视频加上我备课了解到的关于藏戏的文化常识,学生看的专注,听的认真。一番“热身”之后进入课文的学习,阅读自学提示明确两个目标任务,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再读梳理课文内容,弄明白藏戏的三个特点:戴着面具,没有舞台,演出时间长后,以及藏戏的起源、面具文化、舞台背景、演出形式、演出效果、文化传承等,边读边探究边挑人回答,很快两节课结束,任务如期完成,我心中未有的轻松,学生们也都自得其乐。
后来利用课间、数学辅导和延时一,我们分别讲完了周末作业二三课练习,并进行了词语古诗的再次默写巩固。
直到放学,我的心情一直挺好的,我看学生也是。这个周一,似乎学生没了周末综合征,紧凑的课堂、灵活出其不意的提问、作业检查等,让学生没有太多的跑神时间,我们全都在一个节奏上前进着,简洁高效。
终于,我的内心也真正为周一的高效学习而开心,愿日日我们都走在进步的路上,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