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处在七年之痒时,生活一度搁浅在鸡零狗碎里,我曾很认真地考虑过要离婚。
我是很理性的人,但恰恰在大事上很冲动,比如结婚这事。稀里糊涂就滚进了婚姻。
自知这点,所以我很理性考虑离婚这件事。毕竟,我已经三十多了,重要的是还有孩子。
于是,我先是琢磨当初为什么就嫁给了现在的他。尽管稀里糊涂,终归还是有原因的,哪怕是潜意识的原因。
有一天,妈妈说:“我操心了一辈子,就怕你跟我一样,嫁个甩手掌柜。没成想你嫁的人,跟你爹一样固执,一样不操心。”
听后,我一个激灵。
想想真是,老公和爸爸诸多相似。有时我指责他,埋怨他。那语气、用语像极了妈妈当年指责爸爸。
我掉进了原生家庭的婚姻模式。
怎么会这样?潜意识使然。
“千万别嫁你爸这样的人!”妈妈的曾经耳提面命像个咒语般响在我耳边二十多年。
一开始我排斥与老公接触,觉得他无趣、内向,像极了我的父亲。我害怕遁入和妈妈一样的命运。
与此同时,老公温和暖心的一面又感动了我。刚下过雨的公园,凳子有点湿漉漉,他直接坐上去擦干了,再挪过去让我坐下休息。
那时的我漂在北京,脆弱敏感又缺乏安全感,很想找个家躲进去,于是就纠结着和老公走在一起。
当时,不是没有别的选择。另一个人L与老公完全不同的类型,阳光热情,敢爱敢恨,简直一团火。可是我有点怕,怕自己hold不住。而且,我不了解与这样的人相处的模式。
我选择老公,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因为他父兄般的特质,让我产生了亲切感,也给了我安全感。同时,我很了解与这种人相处的模式,就像妈妈同爸爸一样。
无需担心被嫌弃,无需费劲心机讨好,只需高高在上享受被爱就好。
其实,这是小女孩的心态,总想着与一个人共生在一起。
这个胆怯自卑的小女孩,一直住在我心里,由于缺乏爱的滋养,从来没长大。所以才一心想着找一个可以爱自己照顾自己的人。
《欢乐颂》里的樊胜美也一样,在贫困、重男轻女的家庭里长大,缺乏爱的滋养,使她没有长大成人。樊胜美看似独立,其实处处想着依靠,无论是之前想勾搭大款,还是和王柏川在一起,都是想着有一个男人“拯救”自己。
别说安迪和小妖精,就连小蚯蚓和关关都比樊胜美要独立,因为她们的爱情里没有依靠,只有喜欢。
想到这里,可以有个结论:如今的老公及婚姻模式都是我选择的结果。那么,一味指责别人是不公平的。
婚姻的问题,有时真的不是离个婚,换个人就能解决的。因为,症结或许就在你过去的经历里,你的童年里。如果不能回到问题起点,痛苦还会在,只不过换个时间和方式,换个演对手戏的人而已。
想到这里,离婚不再那么着急。
回到家,看到厨房他忙碌的身影。生活一如既往。五味杂陈,鸡零狗碎,时不时来点狗血,时不时有点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