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保险三年多,很多朋友都会咨询教育金,有些人认可,有些人质疑,有些人鄙视,认可的是教育金的作用,质疑的是否真的如其所愿,鄙视的是与投资比了收益。
今天就用此文章再次梳理一下教育金的价值和作用。
一、保障孩子的教育费用
这是教育金最核心的作用,也是许多父母投保教育金的初心。
很多父母期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这起跑线实际上是父母自己,因为良好的家庭环境是父母给予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是父母给予的,良好的人生方向也是父母给予指导的……
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可能都不知道该如何营造;良好的人生指导,父母也未必有这个能力。但是,如果有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前两项的不足。所以很多父母就特别关注教育,如重点学校、好的培训机构。而这需要一大笔教育费用的支出。
临时筹备,对很多家庭而言,是比较困难的,根据手里临时筹集的资金来匹配教育资源,也未必如父母的期望。
所以,根据自己对孩子的预期,提前配置教育金保险,能够在孩子未来的学习过程中提供一份有力的经济支持。
二、强制储蓄
说到强制储蓄,学习过理财的人都会非常强调强制储蓄。不懂得强制储蓄理财的人,收入和支出的公式是:收入-支出=储蓄。而懂得强制储蓄理财的人,公式是:收入-储蓄=支出。看着是公式不一样,实则是理财观念的不一致。
所以关于强制储蓄,你需要知道:
1、强制储蓄的意义是积累本金,而不是收益有多高
当本金是0的时候,即使收益率是100%,也是没有意义的,但本金是100万的时候,收益率是1%,你也会觉得还不错。
总会有人说把钱放在银行或者保险公司收益率太低,跑不过通货膨胀,将来钱都不值钱了。可是如果你连本金都没有,谈什么跑赢通胀。
跑赢通胀,不是强制储蓄这个动作应该做的事情,投资才是跑赢通胀该干的事。
2、大部分人高估了自己强制储蓄的自律性
看到一个课程觉得有用,买,没时间的话,以后有空再学习。在淘宝上看到一个东西打折,先买下来来说,反正也没有多少钱……
正式这样的习惯,让不该花的钱花出去了,该存的钱也没存下来。
对我们而言,自律反人性,而及时消费行乐太容易了,因为我们都倾向于做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这是人的本性。
莫高估了自己对存钱的自律性,低估自己内心的贪婪和冲动消费。
3、大部分人忽视了工具对强制储蓄的作用
人性是有弱点的,想要对抗人性的弱点,必须借助工具,借助合同和契约的方式来帮助自己做到强制储蓄。
比如借助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这样的保险工具,每年你都得按时交纳保费,退保你就会有损失。正是因为退保有损失、要亏钱,你不会轻易地退保。
慢慢地,不知不觉好几年的保费已经交完了,或许某一天,回头一看,自己工作这些年存下来的钱就只有交给保险公司的保费,其他的已经不知道花在哪里了。
想要对抗人性的弱点来强制储蓄存下一笔钱,就必须借助合同和契约这样的工具,而保险则是非常好的契约方式。
所以,为孩子提前配置一份教育金保险,可以对现金流进行强制储蓄,保证未来孩子上学的时候,有一笔专门的教育资金可用。若干年后,孩子想报学习班、或者上大学的时候,我们也能很从容的拿出一笔钱。
三、专款专用
所谓专款专用,就是这笔钱你本来打算用来干嘛,就是干嘛。比如说,教育金就是给孩子上学和培训用的,养老金就是为了给自己养老的。
我们的钱有太多用途:柴米油盐、休闲、娱乐、买车、买房、金融投资、企业投资等等。当看到银行卡中余额慢慢变多,总有一个想法,要把自己的钱花掉,而原本的长期资金分配计划,未必会如愿执行。
如银行卡中有孩子教育的钱5万和买车的钱5万,孩子教育的钱暂时不用,而10万刚好购买自己心仪的那辆车,大多数人都会挪用孩子教育的钱5万元。而一旦挪用,孩子教育的钱就没有了。
而教育金的专款专用,可以确保这笔钱只是为孩子教育而用,就算买车,你也不会去动用这笔保险金。
四、豁免功能
如无豁免功能,买了教育金之后,当保费未交完时,父母如果出现重大事故,如身故、全残、罹患重大疾病等,影响父母的交费能力而终止合同,父母原本储存教育金、保障孩子有良好教育的愿望依然不能实现。
而豁免功能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
豁免功能指的是,当父母任一方不幸身故、全残或罹患上重疾的时候,可以豁免后续未交的保费。父母完全不用担心后续的保费没有缴纳完,导致孩子未来的教育资金保障缺失,保险公司豁免保费后,原保单依然有效,不受影响。
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教育金保险为孩子提供的教育金保障是比较周到的。
孩子是每个父母的手心宝,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个成龙成凤的过程,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接受的教育,所以,提早规划孩子的教育费用是必不可少的,而教育金保险又是诸多工具中最周到的一个工具,也是父母对孩子未来最有价值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