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乏有这样的场景:有时很爽快地答应了别人一件事情,事后又暗自后悔,为什么当初要答应这件事呢?或者是,工作很累时刷朋友圈看到微商的广告,不由自主又下了单,之后却又开始懊悔,怎么又剁手了呢?我们常常忍不住一时冲动,却又常常为一时冲动而懊悔。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决策系统在主导着我们呢?
《思考,快与慢》是认知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经典著作,在这本书中,他用饶有趣味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大脑的两种思维系统,快速决断的系统1和慢速谨慎的系统2。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做出判断,但也很容易上当;系统2反应虽然缓慢但是深思熟虑不易出错,但他不愿意出洞,经常会依赖系统1的决策成果。了解双系统的运作方式,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思维盲区,提升自己的决策质量,至少可以减少那些“啊,我怎么又这样了”的懊悔时刻。
让我们来看看,通过对双系统的理解与善用,我们可以如何给冲动铺上一个缓冲垫:
首先,复述自己内心的冲动。这时我们在回应的就是系统1的冲动,比如“我想买”、“我想赶紧定下来”,“我要这样做”,如果此时听任系统1的冲动,那你可能又会在事后意识到“冲动是魔鬼”。我们需要做的是听到系统1的需求,用平稳的声音复述出来,这能够让我们回到当下,而非被系统1所依赖的属于过去的情感、记忆和经验所束缚。有时对待冲动就像对待小孩一样,要平稳耐心地回应:“噢,你想买,我收到了。”
其次,询问自己“这样做是否可行?”当开始进行可行性的判断时,系统2就会开始启动,就像一个智慧老者,不疾不徐地开始匹配你的行动与可能的结果。如果结果不能满足我们内在的诉求(比如像节约),或者是不能实际解决问题(这样行不通),我们又会进入下一轮的行动方案的筛选中。
通过“复述冲动”和“询问可行性”两个小小的思维步骤,我们可以为冲动找到缓冲垫,有效避免决策后的懊悔。
我自己就经常经受“爽快答应、懊恼执行”的痛苦。比如上周参加一个分享活动,本来也只是想了解一下,后来朋友就邀请我继续参加更小型的分享会。我当时有担心这会占用过多的时间,但是在那个当下,为了能够尽快给出让对方感到满意的回复,我也就答应下来了。在那之后,一直有点懊恼当时为什么拒绝。
如果当时能够有这样的冲动缓冲垫,我可能就会停顿几秒钟。在这几秒钟里,复述一下“哦,你很想尽快答应她,避免她觉得你不是很喜欢。”;然后,再询问自己“是否真的可行?”,那我可能会再花时间匹配一下这个分享活动与我下周时间安排的关系,还有与我自身喜好的关系,可能也不全是拒绝,而是再去思考另外一种方式跟人家委婉地表达我的诉求。
了解了这样一个通路,希望可以让我在“买买买”面前,有更多的淡定和从容。
首先,复述内心的冲动:“我很想尽快做决定,很想马上买下来。”
其次,询问自己:“这个是否可行?是否会给我带来效益?”如果是,那就买。如果不是或者犹豫,那就再去寻找另外的行动步骤,比如放在购物车里延迟满足。
了解了这样一个通路,也可以让我在“断舍离”时,有更多的果断与坚定。
首先,复述内心的冲动:“我想把这个留下来。”
其次,询问自己:“留着这个是否符合‘断舍离’的目标?”如果是,那就留下来。如果不是或者犹豫,那就再去寻找另外的行动步骤,舍弃或者放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