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你的习惯
英语的学习任务当中,最基础的一项,就是记单词。很多学生会跟我抱怨:老师,我记性很差,老是记不住。我:你的记忆力不差,只是你没有很好地利用它,也就是说你没有训练你的记忆能力。
记忆力如此,习惯更是。人常说,好的习惯,影响很大,甚至一生。
曾看到新东方英语的创始人俞敏洪作的演讲,他说人生中有两个小小而又不简单的习惯,对他意义重大,是他母亲在他去上学时嘱咐他,一,早上起来把被子叠好。二,把屋子打扫好。这两个习惯他一直延续到大学,在大学里,床铺叠得整齐,经常打扫寝室,这些好习惯帮他收获甚多,包括他从燕京大学辞职后,一起创业,创办新东方的那群合伙人。
村上春树,他是文学界作息规律严格的作家之一。绝大部份作家,创作的时间放在晚上,甚至是彻夜通宵。村上的时间作息,实行性很强,早上五点起床,出去跑步,七点回来做早餐,然后开始一天的写作,写作持续到一点,下午散步或看书,晚上进行一些小活动或看书,十点睡觉。如此严格执行力,让村上着力跑步,每年参加马拉松,还为跑步写成书。这也使得他从他29岁写作1987年获奖以来,不断提升写作的深度与独辟蹊径,不被社会的纷繁变化所冲击,每年都能推出让读者满意的作品,且具备角逐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才能。
无独有偶。季老,季羡林,精通12国语言,研究擅长梵学,佛学,土火罗文,他是全球仅有的精通吐火罗文的几个学者之一。被称之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如此高的学术成就,与季老一直的早起习惯和严谨作风不可分割。他从青年时代就养成
每日清晨四点起床作研究,一日复一日,直到他98岁去世。出席会议时,他都会提前三个小时到达。季老这般坚毅的习惯,就值得年轻的一代用心去学习,更何况他的学术研究和文学才华。
晚间,与朋友聊天结束,准备入睡,那时已接近11点半,算是晚了。睡进被窝,闭眼,以最舒服的状态进入睡眠,一闭上眼睛,脑袋里就在天马行空地思考,杂乱得犹如一团毛线。半个小时过去,辗转反侧,不免烦闷,去摸手机,开机玩上一会。再次决定好好睡觉时,已经是12点47。疲累了,应该容易入睡,不料继续翻来覆去。我知道,今晚注定失眠。
原因有二。一,睡前思索写文章不断拨弄,而形成的亢奋的大脑。二,晚睡的习惯已不知不觉在身体里养成。前个晚上写爬衡山近凌晨一点,再往前的晚上,磨蹭看电视到12点,再往前的晚上,赶文章,也是熬夜到一点。这样的情况,持续一周时间有余,也就是说我已形成12点作息的习惯,身体形成运作的惯性。
由此可见习惯的养成,先是由强制性的量变积累,长此以往,实践与认识的合理作用,便得到质变的必然结果。
七天为一个短暂周期,21天就可养成一个固定的习惯。我曾刻意训练过自己的很多习惯。一些强制性,一些则是稍加意识。
在城南期间,看《恰同学少年》,见到青年毛泽东的一个读书方法,闹中取静,他拿着书本在人群熙攘、来来往往的南门口街头,充耳不闻地看,且看了进去。我挑选在火炬楼人声嘈杂的自习教室,人来人往,无论身旁的陌生人说甚做甚,我潜心于自己的事务,心系一处,毫不动摇。每次一遍一遍调整自己的内心和专注力,后来游仞自如,安静与否,都没有关系。但是熟人一坐到我旁边,这种心思就被瞬间瓦解。
叠被子的习惯。我不算一个勤快的人,就算是要勤快,也得看心情。以前每一周你看到我房间最整洁的时候,便是星期五我要离校返家时。被子会叠放工整,书桌上的杂乱会清除,垃圾桶会被倒掉……一朋友曾进我房间,看到它凌乱的模样,说:你连被子都不叠一下,哪像一个妹几的闺房!对于冬天的被子,我认为细菌稍多,正确的做法不是叠起来,而是翻转过来。那次之后,我把被子翻转之后,都会无意识地将其略加整齐美观,无论家里还是学校,甚至是旅馆。
近期,从元月第一天开始,邀请几个同学每日坚持写写,练笔或总结日常,质量不作要求,但确保日日完成,持续一个月,等待形成习惯。这个过程中,也夹杂了其他种类的习惯,写作内容的筹取,是否拖延,时间的安排与控制等。
我且养成了熬夜的习惯,曾哥,你的每日练笔,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