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月
图/来源网络
01
最近看了一个小故事。正值暑假,国内的一位妈妈为了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决定把13岁的孩子送到外国的一位朋友家寄住,体验西方的生活方式。
孩子到达外国朋友家的第一天。这位朋友说了这样一段话:“欢迎你来到我家。你已经13岁,是一个小大人了,要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我也有自己的工作,所以早上我不会叫你起床,你要自己自觉起来,准备早餐。如果你想出去玩,可以先在网上查好路线图,自己安排游玩路线。总之,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安排好,你明白吗?”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明白了’’。
回国以后,这位朋友惊讶地发现,孩子变了。做家务的时候,会主动帮忙;自己自觉地收拾房间;人也变得温和有礼......
他的父母和外国朋友谈起这件事时,对朋友的教育方式赞叹不已,询问是否有什么秘诀。外国朋友非常惊讶,表示没什么秘诀,他那边的孩子都是这样教育的。
相比之下,国内的很多孩子都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尤其是现在很多独生子女家庭。
02
徐姨的孩子今年大三。每天早上徐姨会做好当天的早、午餐,等孩子醒来就可以用餐。有时候,孩子想吃点其他菜式,徐姨还会特别准备。
虽然徐姨每次说起这些都一脸嫌弃,但总能感受到她言语中的欢喜。
偶尔,我会提起放暑假了,怎么不去找个实习,暑期工也可以啊,毕竟已经大三,马上要毕业了。
徐姨摆摆手,天这么热,孩子哪能受得了,家里不差这份钱。
是啊,不差这份钱。大部分家长的观念似乎都如此,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孩子只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即可。
但却恰恰忽视了最重要的精神培养。
03
高三的时候,都会举行一个成人礼。18岁,正式迈入成人的行列。无论在心智、行为、思想上,都应该逐步走向独立、成熟。但现在的成人礼,更多的是一种形式。
18岁前和18岁后,究竟有什么不同?很多学生都还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
作为家长,孩子成年了,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独立面对社会的能力。而不是为他安排好生活中的一切,甚至以后要走的路。
04
曾经看过一个小故事。一个小男孩问爸爸:“我们家很有钱吗?”爸爸回答:“是我有钱,你没有。“
这样的话,放到现实生活中。大家一定觉得这样的爸爸不是一个好爸爸。爸爸的钱以后还不都是孩子的,哪能分清楚。
我想为这位爸爸的教育方式点个赞。这不是钱的问题,更多的是一种观念、理念。
让孩子知道,想要拥有更好的生活,就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未来生活、工作、感情的所有问题,都要有独立面对的能力。
紧紧地握住手里的线,风筝又怎会飞得更高更远。适当地松开紧握的线,只是轻轻地拉着,那个又大又美的风筝才会飞向属于它的那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