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职业者的困惑

在公司上班的时候,早晨赶着起早床洗漱吃早餐到公司上班,然后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时间不自由,不仅有公司的工作任务得完成(不管是不是你自己喜欢做的事),可能还有上级管理约束着你,同时还要处理与上下级,同事之间的关系。

你感到异常忙碌,疲惫不堪,于是想着能做自由职业者真好啊,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在家里工作,时间自由,没人管你,也没有那么多层级关系需要你处理。你可以边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边玩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真是美好啊。

好的,有一天你真的不在公司工作了,你自由了,却发现慢慢的你的工作效率变低了(可能不是一直,也不是开始的时候,而是大部分时候),你还是一样的有时会感觉疲惫,焦虑,无力。

糟糕的是在公司工作时,尽管忙碌疲劳,但你还偶尔有挺多的快乐,成就感,满足感,和归属感。而在家工作你越来越体会不到快乐幸福,虽然你并不觉得孤独。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跟当初想的不一样?为什么在公司工作与在家工作会有这种差别?

造成这种差别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个是个人目标;一个是“次昼夜节奏”的生活模式。可能与环境,人作为一种动物,需要群体归属感有关,但我觉得相对来说这并不是重要的。

选择在家工作的时候,我想每个人都是有一些自己的目标的,尽管这目标可能不够现实,不够详细。但大体是有一个上进的方向的,这个暂且不谈。

今天主要谈一谈“次昼夜节奏”。什么是次昼夜节奏?它是一种生活模式,指在90分钟里集中注意力,百分百投入能量做一件事,然后百分百投入地休息30分钟。这90分钟要设定一个结束时间,快结束时,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发出的“我要恢复”的信号。这30分钟要做尽可能让你的身体或者精神感到舒服,能让你更新能量的事。

这里的90分钟,30分钟是一个标准。因为人平均集中90分钟注意力去做一件事后,身体就会发出各种信号,比如打哈欠伸懒腰,身体不舒服,想上厕所,想走动走动,想做做其他琐碎的事等等。

每个人刚开始培养“次昼夜节奏”的生活模式时,可以找个计时器,做任务时观察自己的身体发出的“我要恢复能量”的信号。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你可以上下浮动时间。比如做任务60-90分钟,休息60-30分钟。每天至少四个回合,你就可以做很多正经事啦!

很多伟大的领袖,无论是政治的还是商业的,或者是博士,导师,成功的自由职业者,他们都是采用的这种生活模式。所以这些人看起来成功的同时,还健康和快乐。

比如采用这种生活模式改变了Tal Ben Shahar和Tony schwartz的一生,我相信李笑来采用的应该也差不多是这种生活模式,还有马云,张公子等自由职业者。

人可以跑马拉松,但生活方式不应该是马拉松的方式,而应该用“短跑~休息”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将让你高效率,所以你能事业成功;它还让你心里少些烦躁,焦虑,你将更加健康;同时这样你能真的跟时间做朋友,你会更生活得更快乐。

以上就是为什么要培养“次昼夜节奏”的工作模式的的原因,和如何培养。

在公司工作你勉强还有被动的节奏感,而在家工作你失去了节奏,更别谈主动的“次昼夜节奏”了。这就是根本差别。

你不掌控生活,你将被生活奴役,你不掌控时间,你将被时间奴役,你不掌控大脑,你将被大脑奴役。相信我,这种遵循“次昼夜节奏”的生活方式将改变你的一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