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唉,你能快点吃吗?吃完了干别的事情去。”太太对着女儿说道。
小姑娘倒是不紧不慢,继续细嚼慢咽,振振有词地回答:“如果你喜欢这些食物,就要花时间慢慢享受。”
吃晚饭时的这一幕,在我家早已经为所有人习以为常了。有时候我忍不住想:我们小时候如果这样跟父母“顶嘴”,十有八九是没有好果子吃的。现在轮到我们当了父母,孩子可不吃当年的那一套了。不过,换个角度来看,不承认父母的权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最近一段时间人工智能成了街谈巷议的热点。众说纷纭当中,“教育该往何处去”这个话题又引发了家长们新一轮的焦虑——如果大量工作都即将被人工智能取代,我们今天应该着重培养小学生的哪些能力才能让他们足以应对20年后的社会需求?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死记硬背和人云亦云的“乖孩子”还称得上“好学生”吗?如果说只有真正的科学精神才能引领孩子面向未来,独立思考的胆量和能力便尤为重要。
怎样培养独立思考呢?加拿大小学生的作业颇让我受到启发。女儿上一年级时英文老师曾不厌其烦地讲解“事实”与“观点”的区别,课堂作业是让学生分析一段话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这个一年级小学生的童子功正是独立思考的基础。比如,小姑娘吃饭花的时间比家里其他人长,这是一个可以用数字衡量的事实。而妈妈让她快点吃,则只是妈妈在表达她的一个观点——尽管这个观点为许多人理所当然地接受,但它仍然只是一个观点而不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小姑娘跟妈妈“顶嘴”的背后正是这个从小被培养起来的底层逻辑——事实需要学习和了解,但任何观点都可以质疑。
说到鼓励孩子质疑、提出问题,加拿大的老师更是不遗余力。
前段时间女儿带回家一道数学题。题干描述了一个学校里的场景:班级问卷调查,询问每个学生上学路上需要花多长时间,把得到的结果列成一张表格。表格左边一列是从家到学校的时间,最短的是5分钟最长的是45分钟。右边一列则是学生人数。比如有1名学生需要5分钟,8人需要15分钟,2人为45分钟,等等。
就这一张表格,出了四道题目。前面三道都是常规操作,要求用表格中的数据画出柱状图并根据图表进行分析。最后一道题却让我大开眼界——有一名学生只要5分钟就能到校,问这名学生是住得离学校最近吗?解释你的答案。
按照通常的套路,数学题当然应该以数字为基础套用公式进行计算。这道题难道是比大小?花5分钟到校自然比花10分钟、15分钟的住得更近,三年级难道就问这个?女儿却对我的“数学思维”不屑一顾。
“这可不一定。”小姑娘言之凿凿:“可能花5分钟那个人坐车,其他人走路。这表格只说了上学的时间,又没有说他们每个人是怎么去学校的。”
连数学题都可以没有标准答案,这真是让我始料未及,却也让我从中借鉴到一个思路,以便更好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这个思路就是引导孩子提出问题,并且不断质疑已有的答案。按照这个思路,女儿问我的问题,我常常会原封不动地扔回给她,让她通过思考和观察自己寻找答案。
有一次小姑娘从科普书上看到制作喂鸟器的小实验,便兴致勃勃地动起手来。她妈妈帮她从冰箱里找出一盒椰汁,盒子的大小正合适。把里面剩余的椰汁倒出来,盒子便空了,洗刷干净原材料就算齐备了。剪一个小口,可供小鸟伸头进去,下面再来一个小圆孔,插根树上掉下来的枯枝进去,就是小鸟歇脚的地方。做好了喂鸟器,再跟妈妈一块去商店,用自己攒的钱买了一袋鸟食回来。
自从把喂鸟器挂了出去,小姑娘就天天盯着窗外看。“怎么还没有鸟来吃?”她问。
这个问题我也没法回答,就让她自己分析:“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小姑娘想了想,说:“可能刚挂出去,鸟怕有陷阱,不敢吃。我们多等几天。”
过了几天,还是没见有鸟来。我怕她失望,就编了一个理由。那时候还是冬天,我便说:“现在冬天,是不是鸟比较少?”
她对我的敷衍不以为然,立刻提出了反驳:“并不是所有鸟都是候鸟,有一些鸟留在这里过冬的。”
我只好继续敷衍下去,试图自圆其说:“可是毕竟天这么冷,它们是不是躲在鸟巢里不想出来?”
小姑娘并不同意我的逻辑,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我觉得天冷鸟才会来,天冷它们找不到吃的就会来我们的喂鸟器里面找。”
我自然鼓励她大胆假设,不过她的理论却并不容易求证。过了几天,小姑娘见还是没有鸟,主动放弃了自己的设想,提出了新的看法——也许是因为盒子装过椰汁,小鸟不喜欢这个味道。新的理论是否成立?试试看呗。于是我们找来一个装纸巾的盒子,没有任何异味,一番改装之后挂了出去。
喂鸟器实验是两年前的事了,结果如何我已经记不清楚,不过重要的是,这样的互动让女儿愿意对自己小脑瓜里冒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抽丝剥茧,不断探索。
我当然不会止步于此,让她沿着这个逻辑框架走下去,不就是一种持续学习的能力吗?时代的快速发展意味着技术和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今天的孩子,记住一些知识远不如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来得重要。这种能力的培养其实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完成。
有一天,女儿突然对我说她想去马达加斯加玩。对这个突如其来的要求,我并没有一笑置之,而是认真地告诉她,去玩可以,但她得自己去做些研究,搞明白马达加斯加在哪里,怎么去。听说需要她自己做研究,小姑娘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我可以上网查吗?”她问我。
“可以,”我说:“但查之前你是不是要想想你需要查哪些内容?”
小姑娘掏出一张纸,写下她觉得需要研究的题目:有多远?要坐什么交通工具去?那里的人说什么语言?冷还是热,要带什么衣服?要去多少天?我们要住在哪儿?当地有什么特色动物,怎么才能看到?当地人吃什么?
看她写得一本正经,我心里暗自高兴。去马达加斯加旅游显然一时之间无法成行,不过女儿通过这事学会怎样自主进行一项研究,这可比一次旅游珍贵多了。
其实所谓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无非是孩子天性中的好奇与求知。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无非是呵护这份单纯的热情,给他们留一个天马行空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