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又仿佛陷入了生活的怪圈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大学本科教育,我学到了什么?我就读于浙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平时的生活主要局限于寝室、教室、图书馆、食堂……看上去很学术的样子,但是,学下来并没有觉得自己学会了什么东西。我每天上课听讲、课后写论文、实验报告、ppt展示,学的是一些生活中用不到的东西,毕业了之后我读研究生、读博士生,但说实在的,我对科学研究并没有这么大的兴趣。我的路在我的脚下越走越窄,我想要拼命跳出这个圈子,我却不知道该往哪边跳,怎么跳?生活真的好难好难啊。毕业了我找不到工作,找到的工作和别人相比起来逊色太多。
为什么我会这么消极?其实这大概基于这两年的切身体会。外界对于浙大的评价,无非是浙大的资源好,平台多,提升的能力、空间大。但是,切身体会下来,我觉得这就相当于社会的一个金字塔,处于食物链底端的我们,与那些资源相差甚远。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专业自身的局限性。本科教育存在的弊端,生物学科的本科生做得无非是一些期末考前疯狂背书的操作,虽说是知识的积累和准备,但是与科研其实并没有特别特别紧密的联系。但是,学校的一些全国性的比赛,对于生物学科而言,专业不对口,时间周期对不上。当然,这其中也有自身能力的局限性。不可否认的是,这批高考成绩低一些的学生,能力上面,或者应该说智力上面和高分进入浙大的学生的确是有差距的。这部分同学往往不知道自己想要学习的是什么专业,因而拿着浙大的这块牌子,刚被录取的那一刻,内心确实很满足。但是到后期,一个个谈起这个与自己职业发展相关的话题,内心总会变得异常沉重。第二,专业的歧视性。这一点我在最初的时候只觉得是自己妄自菲薄,但最近的确是感受颇深。一般同学听到学农学的学生,内心第一想法是下地?种田?没错,这很正常,换做我我也会这么认为。但是,这个局限性应该不仅仅局限于学生身上,在某些学科的老师身上也有所体现。部分老师对提前批的学生态度极其轻视,直言提前批的同学我不接收,他们高考成绩差就是能力差。以至于他们宁愿接受二本、三本学校的同学也不愿意接受同学院的提前批专业的学生。
所以,又回到了那个最根本的问题:当初我为什么来浙大?当初我是不是应该去一个档次低一些的学校,选择一个我可能会喜欢的专业?
竺可桢老校长的两个问题可以帮助我梳理这个人生的大选择、大趋势。你到浙大来学习什么?未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今天,我再一次思考这个问题,是的,前面的路我走错了走岔了。但是有一点是普适性的,就是:人生,我需要学习的、我需要尝试的东西还有太多太多。纵使现在我们有太多太多的不得已,身不由己,但是,脚下的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走。你可以不喜欢现在的专业,不喜欢现在的自己,但是,你需要改变。
一点点地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靠近,一天天地把自己变得比昨天好一点点,慢慢地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真的很酷很酷。
这些消极的话帮助我释放内心的愤懑,也希望能鼓励到和我一样处于内心困境的人们。愿你内心的苦都有能够诉说的人,而我,也希望常常停下来,感受不同人不同的烦恼,倾听每个人内心的不同的感受。毕竟,生活怎么都不简单,但我可以把它过的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