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骗婚,让林祥福失去了祖上留下来的部分金子,也让他获得了一个骨肉。为了找到小美,他带着孩子踏上了寻觅文城的路。其实与林祥福相比给我留下更深刻印象的是林家的仆人田家兄弟。林祥福的父亲在田家落难时收留了他们,林祥福是骑在田大的脖子上长大的,田大兄弟几个对于林老爷当年的收留之恩铭记于心。林祥福外出寻妻时把家业交给田大打理,田大丝毫不敢怠慢。后来接到得知林祥福在溪镇后更是千里寻来,穿坏了四双草鞋,送来了林祥福离家期间的收成和地契。收到林祥福落叶归根的家书之后,他们兄弟几人更是一起踏上接少爷回家的路,田大还病逝在了路上。有人说这是奴性,也有人说这是当时主仆履行契约的写照,但我还是认为田家兄弟是善良且知道感恩的。主人在外十几年不归,仆人如果心里动了歪心思的话,想把主人家的财产据为己有也不是不可能。
一场娃娃亲,让小美有机会看到外面的世界,她的眼睛中光芒曾经暗淡又两度闪烁。说她骗走了林祥福的金条不道德,可她又没有全偷走,而且后来还送回了她和林祥福的孩子;林祥福拿她当宝,如果留下来与林祥福一起生活她必然衣食无忧生活富足,但是她依旧回到阿强身边,她知道如果她不回去阿强就会饿死。对于阿强而言小美无疑是善的,但是对于小美来说阿强是善是恶呢?对林祥福而言呢?
小美的不幸是由另一个女人造成的,同时这个女人也因此生活在了不幸中,这个女人就是她的婆婆,阿强的母亲。其实阿强的母亲对于小美这个童养媳还是挺满意的,但是为了彰显她在家中的地位,她不顾阿强和阿强父亲的求情一定要惩罚小美,最后升级到了要休掉她的程度。结果导致阿强与小美私奔,老两口也无心维系家里的生意,结果家道中落最终也没能再见到阿强一面。如果知道当时的一念之差会导致后面的后果,她还会那么做吗?想必后来的她还是后悔的,临终前她还心心念着小美的名字并要把家交给她掌管。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对于军阀过溪镇情节,感觉溪镇人民还是幸运的,放弃抵抗热情款待竟然换来了两方的相安无事。军阀临走时坦言本来是打算来烧杀抢掠的,但是面对热情的溪镇人民他实在是不好意下手。而当军阀最后提出自己的外甥(还是侄子我有些记不住了)想娶林百家时,故事再次进入高潮,我原本以为军阀要露出凶恶的本质,没想到面对林家的拒绝,外甥不但没有把枪杀人,而是很阳光地与林百家告了别,并称自己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大人物。此后书中并没有再提到军阀和他外甥的事情,希望他们能活到剧终。
林百家大婚之日被土匪劫走,陈耀武追过去换回了林百家。这处也是看得我提心吊胆,他的理由是自己是家里的儿子更值钱,所有用他做肉票更划算。我是真怕他没换回林百家,自己也被绑成肉票。没想到土匪居然同意了,放回了如花似玉的林百家,留下了陈耀武。从后面的情节来看,还好陈耀武换回了林百家,否则林百家真的就惨了。如此看了余华老师还是笔下留情了。
全书的结局很妙也很凉,林祥福心心念的文城其实就是溪镇,小美和阿强也确实在这里,只是那一年的大雪中小美和阿强都被冻死了,所以林祥福一直没有在溪镇见到他们。而林祥福寻了小美一辈子而不得,但最终下葬的时候鬼使神差的葬在了小美和阿强的墓旁。生的时候彼此无法相拥,死后可以两两相望也算是一种相对不错的结局吧。
哥布林读书编号:25-17T430
书名:《文城》
作者: 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