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车轮滚滚向前,汽车以12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在高速上飞驰时,国庆假期终于来到了。
今年的国庆与中秋相拥,一共有8天假期。虽然也知道高速拥堵,景点人多,但是心底总有一个声音:离开家,离开新乡,离开温暖、熟悉、琐碎、疲惫,奔向陌生、未知、新鲜与非常态,才是假期正确的打开方式。
经过30日晚上聚会酝酿,第二天,我们出发了。
第一站:浚县
10月1日下午4点,三家人相约一起出发。第一站,浚县,游浚县古城。

简单的晚饭过后,大家撑着伞,漫步在古城墙下,卫河之畔。因为有雨,人很少;又因为是城外,远离了商业的繁华,所以非常幽静。幽静,甚好!孩子们奔跑玩耍,大人们缓步而行,说说笑笑,非常惬意。
步入城中,店铺林立,叫卖之声不绝于耳,此与他处并无二致。孩子们见到烧烤、奶茶之类好吃的好喝的欣喜异常。
时雨渐大,雨具不足,只得狼狈返回酒店。
第二站:聊城
2日上午,驱车前往聊城水上古城。
安顿好住宿,已是中午,先要解决午餐问题。“鲁鸽邻家宴”给我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分量足,菜品多,质朴之中透露出大气,从容之中彰显实惠,菜品见人品,彰显了山东人热情好客的特点。
下午,我们先去了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了解大运河的变迁。三面环视的沉浸式体验馆,视频画面逼真,且有三D立体动态效果,让我有了晕吐的感觉。
之后我们开始游览水上古城。

水上古城,四面环水。古城方方正正,约1平方公里,四面水域面积超过6平方公里,呈现“城、湖、河一体”的罕见景观体系,被誉为“江北水城,两河明珠”。四面之水与古城构成“城中有水、水中有城”的格局。
古城四面有桥横跨水面,游客穿桥而至城中,四桥之上均有楼阁,北楼阁正中书有“宣威”二字,足见在古代,它的战争意义。徜徉其间,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古城中央,有一座古楼,名曰光岳楼,该楼建于1374年,已逾600年,虽几经修缮,但却是古楼遗存。更令人惊讶的是,还能允许游客购票登楼。虽楼道逼仄,但粗壮的木质梁柱,精巧的榫卯结构,古朴之感扑面而来。登楼远眺,近处古城排列整齐的仿古房舍,城外环绕的宽阔的东昌湖水,与远处鳞次栉比的现代高楼层次分明,相映成趣,给人闹中取静,大隐于市的惬意感。
3日上午,我们不愿匆匆离去,泛舟东昌湖上,感受水城之水,自下而上,举目远眺,别有风致。
由于fsw家去过淄博,下一站,改道安阳;whz头晕不止,zp一家踏上回家之路;我们一家,按照计划直奔淄博。
第三站:淄博
3日下午4点,我们到达淄博海岱楼,游中国最美书店。
两年前的10月,我来过淄博,所以,这一次是带家人游览,充当导游。

孩子们对海岱楼中钟书阁书店精巧的布置非常感兴趣,尤其是透视法的设计和顶部大量使用镜面,给书店增加了空间感、精致感与豪华感。各种精致的文创,让孩子们爱不释手。
但由于游客众多,摩肩接踵,妻子兴味索然。
晚上,我们去了牧羊村烧烤大院,吃地道的淄博烧烤。别有特色的烧烤架,肉串在炭火的炙烤下滋滋冒油,香味扑鼻。拿一张小饼,蘸上辣酱与烧烤料,撸两串羊肉串,再加上一根本地的小葱,口中已经津液四溢,垂涎不止,两手各执一端,迫不及待送入口中,味蕾被迅速激活,饥肠辘辘有声。眼前的烟火气,与口中的美味相映成趣,真是应了那句话:“最是烟火气,能抚世人心”。长途奔袭带来的身体疲惫,在味蕾的刺激下一扫而空!
4日上午,我们又去了八大局便民生活街。各种小吃、饰品,确有地方特色,有别于他处,尤其是琉璃首饰,各种炒货,还有烧烤小料等,自是不同。但人声鼎沸,车水马龙,人挨人,人挤人,颇为难行,一家四口常常顾此失彼,几步之遥,竟不能相顾。我们只得赶紧购买,仓皇逃离。
中午我们去吃了博山菜,由于有了聊城美食和昨晚的烧烤,博山菜并无多少圈点之处。
返程
下午两点,驱车返程。由于高速免费,车流量很大,加上山东河南两省都在下雨,路面湿滑难行,而且6点以后天就黑了下来,视野不开阔。有时候,车行路上,两边既没有建筑,也看不见田野,甚至看不见远处的路,前车车轮卷起水雾,似在云间,车行路上,如同空中飞车,心中骇然!
全程近500公里,我一人独驾,甚是疲惫,回到家中,心始宴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