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病住院。医生问他老婆陈希米是否救他。她说:“不救了。”

说到史铁生,会想到什么?想到他震撼人心的话。

他说:“别担心,死亡一直在等着。死亡似乎是非常讨厌的婚姻伴侣。所以,既然我必须嫁给这个无聊的家伙,我就必须把我的忠诚、热情、好奇心和爱浪费在这个世界上,给它留下一个空壳。”

他说:“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女。我常以为是傻瓜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讨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化佛。”

那么,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创造了如此独特的灵魂呢?

1951年1月4日,在一个下雪的日子里,史铁生出生在北京。1972年,在他21岁生日的第二天,他被父亲扶进了友谊医院。当时他还能走,但有点困难,但他在第二年出院时被朋友们抬了出来。

命运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告诉他,他不在好运的行列。他曾经说过,“如果是肿瘤,良性和恶性是好的”,但事实并非如此。问题在于脊柱,他甚至不能做手术,也没有希望。所以,在那个时候,在他最傲慢的年龄,他总是被囚禁在轮椅上。

他从事写作后,于1983年凭借《我遥远的清平湾》获得青年文学奖。也许遗憾的是,这是世界上的常态。他小心翼翼地守护着母亲,早在六年前就离开了他。他所取得的成就可能无法与“母亲已经走了”这句话相媲美。

但史铁生听了母亲的话“好好生活”。1989年,他第三次进入友谊医院。这时,他联系了多年的笔友陈希米,也就是他出版第一部小说时收获的女粉丝,从西北来到北京。她腿脚不方便,有点残疾,但她一直在读史铁生的作品,她获得了很多力量。也许是他们对彼此经历的同理心,他们互相理解,非常默契,最终携手结婚。即使痛苦一直存在,妻子的陪伴也让他的生活苦中带甜。

直到1998年,史铁生才被诊断为尿毒症患者。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他几乎每周做三次透析来维持生命,这使他遭受了痛苦。直到2010年,史铁生完成透析后才出现脑出血。他被紧急送往手术室,情况非常危急。当时,医生说他现在很痛苦。如果他得到救援,他也不太可能活下来。即使救援成功,他也会一直很痛苦。

陈希米很难做出选择,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她做出了选择,不救了,让他走。然后她为他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这是他生前的意愿。因此,12月31日凌晨,他抽搐着痛苦地告别了世界,但他捐献了所有可用的器官,给更多的人带来了希望,他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继续下去。身边的朋友都称赞,二十年来,铁生有她就够了,真是个伟大的女人。此后,陈希米坚强乐观地独自生活。

再说史铁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作家!虽身体残疾却一直坚持写作并保持良好的心态,从不怨天尤人。从他小说《我的遥远仔清平湾》里看出,他把到农村去插队的艰苦生活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可谓文情并茂!一个虽身体残疾却乐观向上的人注定他的人生照样精彩无比,因为别人会被他的人格魁力深深吸引,因而他才能获得事业、爱情及友情的成功!

一个真正令人敬佩的作家,不仅是他写出了情文并茂的伟大作品,而是他同时拥有伟大的人格魅力!无论何时,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永远是大于其它的!愿我们都不断完善自己,成为一个有人格魅力之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名人解读 1、作家韩少功: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一座文学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
    金零阅读 1,836评论 0 6
  • 《我与地坛》是一篇长篇哲思抒情散文,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著。这部作品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
    城希2000阅读 593评论 0 0
  • 《我与地坛》是一篇长篇哲思抒情散文,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著。这部作品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
    城希2000阅读 519评论 0 0
  • 今天再读史铁生《我与地坛》,跟上学时我学这篇散文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命的思考,对伟大的母爱...
    云卷云舒xj阅读 965评论 1 6
  • 我记得我第一次读史铁生的书的时候还在上高中,是一个老师推荐的,他喜欢史铁生。后来我读了一些他写的东西,我也喜...
    古月说阅读 2,415评论 48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