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瓦兰吉卫队:公元987年,号称“拜占庭帝国最强”的将领巴尔达斯•福卡斯与叛军巴尔达斯•斯科莱鲁合流并自立为帝,史称“双巴尔达斯之乱”,强大巴尔达斯军席卷整个帝国东部向君士坦丁堡动地而来,988年叛军已进逼至君堡,年轻的巴西尔二世皇帝决心背城一战,可奈何兵力不足,遂向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求援(昔日弗拉基米尔之父斯维亚托斯拉夫被拜占庭皇帝约翰一世击败后曾许诺,在帝国需要时将派兵援助),弗拉基米尔大公以迎娶拜占庭公主安娜为条件,遂派出了自己麾下约6000名凶悍的北欧雇佣军进入君士坦丁堡(988年春季),巴西尔二世随后亲率该军于阿比杜斯与巴尔达斯军决战,一代名将巴尔达斯•福卡斯可能受到某种刺激突发中风而遭阵斩,“瓦兰吉卫队兴奋地把他们撕成碎片”,巴西尔深感罗斯雇佣军之剽悍,将他们编制为一个常备的禁军团,负责皇帝以及皇宫护卫,瓦兰吉卫队由此诞生。
古拉姆卫队背景:阿拔斯王朝创建者布·阿拔斯-萨法赫在推翻倭马亚王朝的战争中,呼罗珊地区的波斯武装居功至伟,并行成了所谓“呼罗珊军团”的军事集团,尽管后来该集团初代领袖艾布·穆斯林遭猜忌而被哈里发曼苏尔诛杀,但“呼罗珊军团”在阿拔斯王朝的势力依然庞大难驯。七代哈里发马蒙为了制衡“呼罗珊军团”决定建立一支由中亚突厥人组成的军团,最初该军团规模并不大且指挥官郡为阿拉伯人或受哈里发信赖的波斯人。但马蒙去世后,其弟穆塔西姆继位,由于穆塔西姆马丽达本是突厥女奴,有着一般突厥血统的穆塔西姆对突厥人格外亲近,为了更好遏制强大的呼罗珊军团,穆塔西姆从母亲的家乡一次性购买了四千名奴隶,通过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将其打造为自己的私人卫队,这便是历史上第一支古拉姆卫队。
番号由来
据说“瓦兰吉”一词源自古挪威语的“Var”,意思是“誓言”,用来代指宣誓效忠于他人,遵守领主的规定,并平分获得的利润的团体。此后拜占庭人把所有的北欧人都泛称为“瓦兰吉”。
古拉姆:据说“古拉姆”一词源于波斯文Ghulam,意为“经过训练的奴隶”,这是一种职业化的精锐军队,中世纪中亚、西亚、南亚地区的一种军队。
装备
瓦兰吉装备:一般认为瓦兰吉卫队最明显的装备是他们的大斧,相比拜占庭卫队常用的罗姆法亚剑(rhomphaia)他们还是更偏好斧。Psellus的记载却说瓦兰吉卫士无一例外的装备盾和罗姆法亚剑,一种单刃重铁剑,他们把它挂在右肩(可能意味着不使用时就背在肩上)。——《鱼鹰社》
古拉姆装备:他们一般装备最为精良的铠甲与马匹,铠甲诸如突厥风格的尖顶护颈盔,盔顶配有狐尾装饰、毛毡点缀四周的重型毛皮盔,优质锁子甲,重型片甲,骑乘高大强健的阿克哈—塔克马,并给马匹装备铠甲以良好防护,使用锤、刀、剑作战,并兼具精湛的骑射技艺,古拉姆近卫军在平时也身着精工制作的花纹袷袢,以及毡帽、皮靴,地位之高可见一斑。
军事训练
瓦兰吉的训练:拜占庭皇帝似乎瓦兰吉人的战斗技巧颇为信任,在实战中往往允许他们在自己选出的指挥官麾下自由发挥。
古拉姆的训练:并接受正规化的严格专业训练,通常训练周期长达5年以上。古拉姆长大之后,一般作为帝国军官成为皇帝的亲卫队或贵族的斯私人护卫骑兵,在帝国地位非常之高。
战绩
瓦兰吉:瓦兰吉卫队在巴西尔二世的指挥下成为马其顿王朝最最富盛名的精锐突击步兵,无论是在炎热苍凉的奇里乞亚荒原,还是在群山纵横的保加利亚山区,他们不知疲倦地地挥动战斧在敌军阵中撒下满天血雨的一幕成为马其顿王朝军事复兴的标志性场景。
古拉姆:公元816年,巴贝克在巴兹发动武装起义,各地纷纷响应,参加者有农民、手工业者和奴隶,多达30万之众,因以身穿红衣为标志,故被称为“红衣军”。古拉姆军团作为穆塔西姆哈里发最为依仗的军事力量在苦战之后终于平息了这场规模空前的动乱。
瓦兰吉属性
忠于皇帝
尽管巴西尔二世死后的帝国顿失雄主,在战略上逐渐转守为攻,但瓦兰吉卫队依然鲜有败绩,直到公元1071年在曼奇科特战役的灾难性失败中,瓦兰吉卫队遭到毁灭性打击,他们浴血奋战到了最后时刻,直至亲眼看到皇帝罗曼努斯四世被一个塞尔柱骑兵俘虏……
据科穆宁王朝的长公主安娜所记,阿莱克修斯皇帝在公元1081年发动军事政变夺权时曾如是说道:
“不要攻击那些仍然守护着皇帝的瓦兰吉卫队,因为瓦兰吉卫队对皇帝的忠诚如同他们的家庭传统,是一种神圣的信任!”
尚武:据说曾有这样一个不知真假的故事,一名瓦兰吉卫士在一场胜利之后企图强暴一个战败方的美女,却被后者奋起反杀,他的同僚见状不仅没有为同伴复仇反而把死者的钱包送给了那个女子并称赞她是个“真正的勇士”。
嗜酒:据说瓦兰吉卫队的好酒在拜占庭军队中颇为知名,很多同时代的希腊人甚至戏称他们为“酒囊”。
贪婪跋扈:这点不解释,一般雇佣军都会带有这个属性。
仪仗队属性:身材魁梧且身披精良鳞甲的瓦兰吉卫队,非常很适合作为仪仗队,展示帝国的威仪。这些巨人经常被皇帝用来威吓帝国的敌人。
古拉姆属性
鹰视狼顾之权臣:古拉姆卫队正式引入阿拉伯阿拔斯王朝不过两代哈里发的时间,也便是到公元847年——穆塔西姆之子九代哈里发瓦西格去世后,古拉姆卫队已经凌驾于苏丹之上,手握重兵的军团首领阿斯纳斯已成为阿拔斯王朝的实际统治者。
哈里发“带孝子”:自阿斯纳斯开始,古拉姆卫队开始频繁干涉阿拔斯王朝朝政,他们几乎可以随意废立处置哈里发,据说后来多达三位哈里发被古拉姆卫队的长官直接下令处死,另有三位被刺瞎双眼后流落巴格达街头沦为乞丐………
外戚:古拉姆卫队作为一个外族军事集团,尽管大权在握内心却依然有着极度的不安全感,为了增加自己的归属感,他们强令阿拔斯王朝哈里发娶突厥女子为妻,以期下一任傀儡哈里发带有突厥血统。
贪婪跋扈:与瓦兰吉卫队相似,但他们似乎远比前者更甚,他们爱钱财亦索取权力。
仪仗队属性:与瓦兰吉卫队一样,身负豪华装备的古拉姆卫队亦有着参加各项重大典礼这一职责。
衰弱
瓦兰吉卫队衰弱:公元1081年,在曼奇科特战役后残余的瓦兰吉卫士依然勇猛,他们成功撕裂了诺曼人的步兵阵线但在随后追击过程中孤军深入,(且拜占庭人的后续部队未能跟上)最终遭到诺曼骑士的群起围攻被后者歼灭。阿莱克修斯皇帝后来吸收流亡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组建了新的瓦兰吉卫队,他们在约翰二世和曼努埃尔一世的对外战争依然是堪称精锐,尤其是在约翰二世终结佩切涅格人的贝罗亚战役中,正是瓦兰吉卫士的奋战才得以突破了佩切涅格人大营外的车阵。瓦兰吉卫队在1204年的君士坦丁堡浩劫中曾几度击退威尼斯•十字军联军进攻,但帝国朝野内部的内斗令他们的战果归于徒劳…………
古拉姆卫队的衰弱:阿拔斯王朝进入九世纪之后国内矛盾极端尖锐,层出不穷的农民起义遍布全国,即便是善战的古拉姆卫队也只能屡屡兴兵疲于奔命而无可奈何。阿拔斯王朝因此国事日衰,也就是在这个时期,由来自于里海南岸的德莱木人建立起了新兴的白益王朝,他们于公元945年大举围攻巴格达,城内的古拉姆卫队失去战意弃城而逃,阿拔斯古拉姆卫队自此退出历史舞台,但古拉姆制度却在之后数个世纪里保持了极其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