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说,人一切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而自律,恰恰是解决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径。
曾经以为做人就要及时行乐,享受当下,可当懒散成了习惯,不自律成了生活的常态,我却越来越痛苦,越来越讨厌这样的自己。做事情行动力减弱,眼见目标近在咫尺却因为懒惰拖沓不断推迟完成,当懒惰慢慢吞噬内心,最后只会变得空虚、麻木、自卑和敏感。
现在的你是否也像这样:生活习惯凌乱,整日浑浑噩噩,为未来焦虑,但依旧毫无方向和意义地虚度时光。
一、往往自律的人,大多都有这3个习惯:
1.规律作息
一个自律的人,早晨会按时起床,晚上会按时休息,他们很懂得规划自己的人生,知道什么时间应该要做什么事情。一个自律的人,每天要按时起床,因为起床之后,他会有好多事情要做,比如给自己做早餐、看会书等等。如果不能按时起床,这些事情就做不了,上班时间也会显得很慌乱。
2.写每日计划
一个自律的人每天都会写日计划,甚至还有周计划。月计划等等。他会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不会浪费属于自己的大好时光。我个人也是如此,在上学的时候,我就是一个比较自律的人,每天都会把第二天的日计划,在第二看看哪些都完成了,哪些还没有完成。这样不但会让提起自己的学习兴趣,还会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到现在参加工作,我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每天的世界安排的满满的,过得很充实。
3.不长期独处
一个人自由久了,会因为没有目标而迷失。会因为无人诉说而压抑;会因为寂寞空虚而痛苦;会因为黄赌毒游戏烟酒等容易上瘾的东西而堕落。
永远不要去考验自己的自制力。就像一个瘾君子,吸毒之前总觉得自己能靠个人意志力克服;就像一个贪官,总觉得自己受贿一次就能收手。在自由的状态下,人的自制力和意志力薄如白纸,一戳就破。
如果实在没办法,只能一个人,那就去读书,去赚钱,去锻炼,千万不要把自己闷在一个封闭的世界里。
二、自律是一个和自己相处,妥协,进而接受并喜欢自己的好机会。
我曾经在一次重大的考试失败之后一度非常迷茫,逃避痛苦,逃避思考,整个人都下意识的逃避一切复杂的东西,行尸走肉一般整天待在床上看电影。
过了一周,我发现我变得更糟了,这样的生活并没有带给我快乐,我面无表情的看完一部部电影,在舒适区就地躺下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安全感,但是我并不开心。
高度不自律的体验是,痛苦。
对自己辜负了以前的自己的心痛;对自己没有希望的现状的痛恨;对自己不断失败的失望。
我还是不能接受平庸的自己,所以我开始觉得需要改变了。
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对自己提出要求然后完成,严厉并且残酷。我知道,一但又软弱,一切又回到没有希望的温水中。
一开始是很难熬的。要想洗心革面就得抽筋扒皮。苦大仇深的完成了半个月的计划,一切终于变得没有那么难了,好像不用咬紧牙关爆出青筋一般的完成计划了。
但是我开始感到满足。我战胜了那个好逸恶劳的丑陋的自己,我对自己的生活满意,状态满意,对自己也很满意。日子充实而有趣。每天晚上听到图书馆的闭馆音乐再回宿舍,那一段路是我一天中最喜欢的时间,我会仰头看天空,星星都更亮了。
之后我变得越来越自信。几个月的计划后,我越来越喜欢迎接挑战,越来越享受一个个问题解决之后的满足感。并且慢慢一样样收获到我想要的东西。
最后,我感到很幸福。我对自己内心的掌控,行为的掌控,甚至食欲的掌控,都让我觉得,我的未来变得越来越清晰,并且我有能力,将它变得更好,我有能力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个时候,我终于进入了积极循环的轨道。
三、自律这件事情,不仅仅局限于肉体或者是时间。更重要的是,思维模式的修正和改变。
只有思维转变了,才会从时间,精力,情绪和身材各个方面,都形成“自律思维”。自律本身就是一件艰苦的事情,因为自律意味着你需要和自己的天性作斗争。
这些天性包括“懒惰”,“好吃”,“贪婪”和“愤怒”...等等,是对自己欲望的节制。所以自律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反,它非常艰难。
人生各有选择。文章也是写给志同道合的人看的。
自律一定是极少数人的选择,而不会成为绝大多数人的日常。至于命运到最后给了什么样的答案,这一切都只有时间才能看得见。
最后附上M.Scott.Peck写的《少有人走的路》中的关于自律的部分:
“人生苦难重重。”
“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倾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通过自律,在面对问题时,我们才会变得坚定不移,并能从痛苦中获取智慧。”
“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