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自己总是那么忙,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经常忙活,但是留下的却是不踏实。
什么都想要,但是到头来却什么都没得到。来这所学校之初,我曾告诉自己,静下心,好好拼三年,三年后拥抱不一样的自己。我曾在很多地方写下了对自己的暗语——1503,15年进校,拼三年,甚至我的自开机密码也是。但后来,也许你已经猜到,它慢慢成为了一个符号,静静的在那里。在那里,等着我每一次失败,落寞的时候向他忏悔——对起,我辜负了你。
这样的精神激励,这样的自我导引,周而复始,在自己身上发生,同样的剧情,同样的后续发展,似乎永远没有续集,看不到故事的结局。这样的生活真的好可怕,这样的自己真的好累。
曾经的满腹志向,前期的完美计划,现实给了自己重重的一巴掌——是自己太幼稚,还是自己真的不配拥有这些志向。曾一度抱怨环境不公,家境不理想,可笑的是曾经这样的抱怨甚至让自己义愤填膺——怨恨父母的不公。想想,真的是,一个人在为自己找逃避理由的时候,原来可以这么的理直气壮。
一直以来,反正,就是这样,失败,抱怨,找理由,然后向之前的自己忏悔。懂很多道理,有过很多反思,似乎还是那样。笑来老师曾说过,知道这个道理但是还是没去行动,是因为有些概念还没有搞清楚。想想,原来笑来老师的专栏也是因为自己的贪欲而定的——看到很多人都在订阅,所以自己也想要。
贪欲太多,啥都想要
曾一度参加各种活动,反正就是,只要自己知道了活动就去尝试,一方面是想认识更多的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发朋友圈,炫耀自己,看——我的生活多丰富。但后来交往多了发现,原来人都是有群聚效应的,我认为我认识的人也许只是我认为我认识,我想交往更多的牛人,但是牛人却不一定想跟我认识。曾经一度期望能多结交些人,到时候有事可以找人帮忙,至少我以为可以这样。直到后来也有人对我这样,我却很抵触——没有能力,却总玩些虚的,有意思吗?
想想之前的自己,我是否也被人如此嫌弃过?原来,曾经自己也曾这么幼稚。交往比我牛的人,但人家凭什么要与你相识?
虚荣心。对于一个工科领域,女生一般都是稀有物种。而我却认识很多女生,还想认识更多女生。跟一群工科男,走在校园的小道上,有女生跟你打招呼,是多么有面子的一件事。然而我却没有认真追过,所以单身也不为过。
现在想来,认识这么多有用吗?是否自己该停止结交跟多女生,让朋友圈单一?
知识焦虑。害怕错过热点,害怕错过头条,因为害怕自己没有跟人聊天的共同语言。对于知识总想知道更多,有时却耽误了自己的学业。总是认为自己很忙,所以对于知识,总是单线运动,向同一方向。却不曾回顾,构建体系,将知识打包。
这里的知识,不仅是可以呈现于书本的文字,可以是表达于项目里的能力,也囊括生活中自己的失败。
哦,不对。自己不是经常反思嘛,只是一般是自己失败后的反思。是这样有问题吗?是自己真的能力不行?
难道自己就该这样?
近一个月的实践似乎给了自己答案。
这大半个月,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好好的实习机会给推掉了,生活中除了毕业设计就是毕业设计,得到成了唯一指定娱乐产品(虽然也偶然看看视频)。但是生活的目的特别单一,特别是近期,我只想学好这款软件,我要用到它。也许现在动手已经迟了了,但对于预定的日期不是已经很迟了吗,反正是吃饭的工具,这论文大不了延毕嘛。用了近两个星期,也包括请教同学,但是最拼的,还是后面五天。我特批了自己三天的时间看视频,算是明白了些软件里的大概工程学思维,即使现在依旧有很多不懂,已不再害怕——我知道在哪里找答案。原来特批一段时间,专攻缺失的基础,可以很好的抵抗无知带来的焦虑。
我曾以为许久不联系朋友感情会淡薄,但是当打给朋友电话时才发现,原来许久不聊,我们依旧可以扯淡,吹牛;我曾以为消息不能及时回复,会对自己有影响,原来真是紧急的事,人家会给你打电话;我曾以为新交的朋友,如果没有及时巩固,情感会淡薄,原来真的想跟你认识的人,根本不用三天两头的联系。
有些人很忙,但我们却很像跟他认识。他不用花太多的时间,也许只是见面打个招呼,微信消息的节日问候。但我们就是很想认识他,因为他们身上有我们想要的东西。
明白了,自己想要,知道了今天的自己比昨天已经有了些许进步,还会因为虚荣心而浮躁?也许虚荣心已经不重要了。车道已经清理干净,它只朝一个方向。
知识焦虑,“得到“”不是经常将往期的知识拿出来重新推荐吗?每篇文章的基础概念都会有所交叉,专一于一篇,往往可以触类旁通。况且在逼迫自己输出的时候,我不得不回顾,而且这种欲望越来越强烈。
我是一个初级践行者,期待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