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学校半年多,终于有幸看到了5 6点的校园,可以感受清新却和以往截然不同的空气。
在这里,大一的孩子,总是避免不了早晚自习。6点50的自习,不用化妆的我只需要5分钟洗漱,5分钟整理床铺,10分到教室,导致上学期的我每天都是6点半起床。
然后和各院各系的大一新生一起走在操场,走在拥挤的楼梯间。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的常态。
上学期的我,如果室友不吃早餐,那我也会选择不吃;如果有需要购买的东西,没人陪,也可以推后;原因是什么?无非就是害怕孤独,更害怕被孤立。这是我的大一生活,同时我也相信这也是很多人的大一生活。
然而走了很久的我们,都忘了当初为什么要出发。
刘同在《你的孤独 虽败犹荣》里说过
不合群你是表面孤独,合群了你是内心孤独。
所以现在的我可以一个人穿梭在学校各地,以及周围的小吃店和商场。
我可以每天5点半起床,洗漱好和整理好床铺后便开始奔跑在学校的跑道;我可以利用跑步的时间来听张爱玲、三毛;我可以在跑道上放声读那些我以前看不懂的英语;我可以在大汗淋漓后,一个人安静的吃着早餐。
最初最害怕的无非就是同学朋友的一句:你怎么一个人?你室友呢?还有她们的眼光,有疑惑,有讽刺。仿佛一个人就是有罪。
然而我终于从一开始的支支吾吾到如今的出口成章。
或许这也是一种成长。
来学校之前,我二姐就给我说过大学是你一个人的大学,终究是一个人的。
开始我并不以为然,然而现在的我已经彻底明白了。
看过了很多形形色色的寝室问题以及目前的状态,对寝室生活已经不在向往了,也就不在纠结那么“为什么”了。
总有人不喜欢你,这没有理由。
小K是我高中同学,她说我很累,为了不被孤立,我上网查了以前从没有听说过的高档化妆品,为了不被孤立,每天和室友“开黑”到凌晨,然后第二天在课堂上呼呼大睡。她说我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不被孤立而已,可是这一路下来我才知道我失去了很多东西,我甚至都忘了当初上大学前的豪言壮语。来这里半年多,我甚至还不知道图书馆是什么样的,我甚至连那个年过半百的教授是高数老师还是线性代数老师都分不清……
是啊,拼命合群的样子真的很丑,所以我情愿一个人。
也曾有人问我过
“怎样和三观不一致的室友相处?”
“学会一个人独处”
“可是每年评奖学金助学金时她们不选我怎么办?”
是的,生活总是有太多的顾虑,前有狼后就一定有虎。
可是学会独处并不是把身边所有关系搞僵,不是拒绝和同学和室友交往,而是避免一切没必要的相处。
学会对不喜欢的东西就说“No”,不懂的话题有兴趣就问,没兴趣就自己玩,不想参加的聚会就不去。
生活本不如意,别为了不重要的人为难自己。
一个人孤独吗?
做自己喜欢的事,从来不孤独。
这也不是孤独,而是一种享受。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孤独难熬的日子,我们能做的无非就是面对它然后战胜它。
我是陈琴児,这是我的故事,余生愿你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