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本来打算开发《高情商沟通》课程,后来发现这种课程不太合适,于是就没继续下去。
为什么我会认为所谓的高情商不适合职场呢?
首先,我们先看看什么是情商。
最早提出“情商”概念的,是丹尼尔•戈尔曼曾四度获颁美国心理协会最高荣誉奖项,并荣获美国心理学会终生成就奖。其经典著作《情商》,畅销逾500万册,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18个月。
至于说情商的概念来由,可能更多的来自于“智商”的概念。
虽然智商本身挺虚无缥缈的,也没有很多的理论体系来证明其合理性,但是毕竟有很多套的测试题作为背景,还是有它的参考价值。
正如我最近给一家企业做内训师认证,我作为三位评委之一,就对这些候选人打了分,虽然我的分数普遍比较高。毕竟我作为专业权威,他们在我眼里本来就是千疮百孔,但是我还是以鼓励为主,而企业内部的评委给出的分数就比我低不少。
具体分数其实并不重要。看最后的排名结果,我就发现,这些选手的排名规律,跟最终的综合得分(平均分)是正相关的,也就是说,每位评委心里的那杆秤,应该都是差不多的,当然大概有15%的偏差。这也正常,毕竟人的感觉会有偏差,还是要接受。
因此不管智商、情商用什么测评系统来衡量,其实都没问题。关键是这套体系的数据是统一的,就可以了。
可惜的是,后来智商测试却被严重滥用。
1927年,美国最高法院以8:1的投票结果,判处弗吉尼亚州对一名“弱智”妇女实施绝育手术。著名的霍姆斯大法官曾对此评论道:“三代弱智已足够”。此后,美国12个州通过了对智力缺陷人群实施绝育手术的立法,27个州实施强制绝育计划。最热衷于此的加利福尼亚一共实施了2万多例手术。
登峰造极的是纳粹德国,近40万人被判定智力缺陷,强制绝育。还有十余万人被杀害。
所以智商可以参考,但信了他,你就输了。
同理,情商也一样。
况且,就算知道了自己的情商,在职场上有什么用呢?
首先我们看看,职场上需要情绪波动吗?不需要。
正如我分享的很多大神的成就,皆是来自于日复一日的持续输出,才会有可能得到卓越的成果。越是卓越的人,情绪波动越少,至少在表面上看来是这样的。
现实是,在职场上,能够每天都保持是持续输出的人实在太少,有的人驱动力不够,有的人太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去调动他们的情感,驱使行动。通常调动情感,会在两种场景中进行。
1、激励
在各种激励的场景中,最经典的莫过于《华尔街之狼》里面的演讲,的确很劲爆,很刺激。不过不要忘了,主角在给员工打鸡血的时候,也用了不少作弊的方法,比如嗑药、送P,这都是直接用刺激生理激素的方式来调动,据说这些方法在金融行业还并不少见。
我也带过销售团队,如果要每天都打鸡血,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做过的人都懂的。
真正有效的带动团队情绪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团队间的有效分享交流而获得的。而在这种分享交流中往往会因为情绪太高涨而让会议进入混乱,于是又出现了开会方法——各种引导技术。
举个栗子,阿里内部经常举办“裸心会”。大家二三十个人坐在一起,把自己所有的事情都讲出来。讲自己的人生经历。很奇怪,每次做完裸心会,团队关系好得不得了,什么业务都是敞通的,因为大家可以彼此理解,彼此有情感,知道其实对方也是不容易的。
因此,通过调动自己的情绪,从而激励别人,短期内是可以的,长期效果很难达到,也就是说,这种高情商能力很难达到。
如果要长期持续激励的效果,还是需要一些会议技术。
2、安慰
另一种场景,是因为人突然受到外界刺激而进入了负面情绪的状态,比如说,健康出现问题,家庭出现变故,如果这时候去激励他,反而会得到反效果,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安慰。
然而,真正的高手,都懂得自我疗伤。最经典的是现在网传的杨幂的金句“我把情绪戒了。”
这种对情绪的把控力当然值得提倡,然而这真的能修炼到吗?很难。
即使是杨幂,刚刚开始的时候,也并不是怎么强大。
在一次访谈中,她说:
有一次,有件事让我很生气,我对自己说,“给你二十四小时的时间,你必须把这件事压下去,这一天,什么都不做,让自己过去。”
杨幂真的可以不介意别人的看法?
当然不是,人心都是肉做的,总会有反应,有情绪波动,只是被骂的多了。自然就无所谓了。
如果你找不到那么多人怼你,就很难修炼到这种高情商。
我们还可以看另外一位精英女性,FacebookCOO雪莉·桑德伯格,应该可以说非常优秀,情商不可谓不高。她的丈夫意外过世,她也需要30天,才能慢慢平复自己的悲伤。
所以调节负面的情绪,这种所谓的高情商的能力,说起来很容易,其实做起来很难,不是轻易能做到。
生活中真正能调动情绪的高手,应该就是演员,如果到拍摄现场去看看,就知道,上一分钟那些人还在有说有笑,下一分钟就要痛哭流涕。
然而奇怪的是,往往演技顶尖的人,生活中往往显得很木讷。而那些生活中很容易调动情绪的人,拍戏却很烂。
因为,讲方法比讲感情,更加有效。
我们留意那些高效的职场人,也就是我们常常说靠谱的人,情感变化其实是不大的。不会因为一时的挫折而灰心,也不会因为一时的小成就而沾沾自喜。
职场中真的需要高情商?
我看未必。如果我们看看过去怎么多年被推崇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1、积极主动
2、以终为始
3、要事第一
4、双赢思维
5、知彼解己
6、协作增效
7、不断更新
除了第一条中的“积极”跟情商能挂上钩,其他都没啥关系。
所以说,职场中,情商的作用,真的不大,尤其是现在的企业基本都是效益挂帅的。如果还老是关注那些负能量的员工,那么企业吃枣药丸。
当然也有企业不关注效益的,那就是G企,当然现在也有很多效益低的G企吃枣药丸。
如果你不幸在民营企业工作,现在的民营企业能活下来的基本是科技型企业,这些企业讲的是技术革新,快速迭代,谁有心情关心你的情绪?
比如腾讯,阿里,都是996的工作制,内心不够强大的,早就混不下去了,基本不用等人来安慰。
华为也是,24小时开机,随时电话进来,进行电话会议,这种高强度工作,精神高度集中的生活,能不得抑郁症,已经要谢天谢地了。
职场里,用得到情商的场合,非常非常少。
谁用情商比较多呢?
谁提出来多,自然就用的多。
那就是,
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