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及笔记时间:2017年2月,1日,约4小时;
阅读书本:《极简人类史》;作者:【美】大卫·克里斯蒂安(译:王睿,审校:孙岳);2016年4月第1版;中信出版集团;P1-219页;
阅读目标:了解从宇宙大爆炸到21世纪的整个世界简史
阅读方法:影像阅读、精读
整书笔记及感想:
阅读3小时,笔记1小时。
本书从138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开始讲起,一直讲到了现代社会的今天,视野宏大,未局于一国一人一事,将人类的历史与地球的历史融入到整个宇宙演化史中。全书融合了天文地理学、考古学、生物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将我们的视野一下从个人、本民族、本国拔高到整个人类命运的走向,让读者得以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通过阅读得以全面鸟瞰整个人类史。除了书中正文叙述比较耐看外,我还比较喜欢书中用方框框了出的信息归纳(简洁清晰)以及诸多“思想实验”(很有意思,引人思考)。
全书分为四部分叙述,分别为:
1、开端之前。
讲述宇宙起源,太阳系、地球出现,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多细胞生物,一直到水中出现的生命个体到陆地生物的出现,以及最后的现代生物—人类的出现(作者赞同的说法是25万年前东非出现了现代智人)。
这部分主要运用到天文、生物、考古等方面的知识,但对于人类起源于东非,并最终从非洲走出的说法,我并不认同。按作者的说法,接下来便是采集狩猎时期,在这个漫长的时期发生了迁徙,那么,为什么迁徙?既然非洲物种丰富适合狩猎,为什么要自发地去那么寒冷的地方?如西伯利亚?更何况后来的农业发展业已证明不是由一个地区发明了传播到世界各地的,而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地自发形成的相似的生存方式,为什么人种就一定是迁徙所造成的?
2、开端,采集狩猎时代(即旧石器石代)。
这段时期大约经历了25万年左右,在人类历史中的时期最长,人口的翻番大约需要9000年(即每9000年人口翻一番)。也是在这段时期中,人类以得天独厚的优势—语言符号,通过语言符号,他人的经验和思想得以传递,并最终开启了人类历史。因着语言的产生,产生了“群体学习”,令文化超越了自然选择,成为变革的首要驱动力。
这部分内容因为没有文字纪录,作者大多靠考古成果,及大胆推测写就。不过这些推测大部分比较符合逻辑发展,比如“语言”的独特性使人类脱颖而出,而不是使用工具(经考证类人猿也会使用工具和狩猎)。
3、加速,农耕时代。
距今1.1万年至距今250年,这段时期,作者称之为农耕时代。这个过程虽然与采集狩猎期相比比较短,只有1万年,但这段时期的人口翻一番仅需要1400年,人类社会主要依赖于农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城市、帝国,人们开始定居,生产力水平急速提高(人口增长令食物需求增加、思想的交流及物资的交流促使农耕技术不断进步)。人类不仅驯化了其他物种,也驯化了人类自己;农业生产者极大地改变了地球的面貌,使其越来越受人类活动的控制。村庄基础、人口活力增强、技术加速创新、农副产品革命、灌溉、流行性疾病,权力等级,以及与非农耕民族的关系等是农业社会的重要特征。
4、近现代,最近的250年。
主要讲述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仅需要85年即可翻一番。工业资源的供应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导致20世纪两次大战的爆发。这期间人类社会主要依赖于现代工业技术,劳动生产力惊人的提高,全球互联。人类对地球的生物圈的掌控能力越来越强(每人每天可以支配230000千卡的能量,是农耕时代的每人每天可支配的12000千卡的20倍,比采集狩猎期的3000多千卡更是一日千万里的进步。可支配的急速增长同时意味着对地球的极度破坏),如何平衡生物圈令人类得以长期发展还是未知数,引发人类共同命运的走向的忧思。
简单用一句话概括本书,即是“人类发展历史的全景照片”。
另,每次写笔记总是超时,看来要给笔记多留出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