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向外觉察
全书第一部分(1-1到1-8)。
首先谈的是在进入咨询前的准备,也就是为什么要进行咨询,咨询对我们能有什么样的帮助。这个问题也是在问叙事疗法对我们有什么帮助,为什么要使用叙事,而不是其他的方法。
实际上,叙事治疗只是诸多咨询方法的其中一种,因此本章首先谈的是我们为什么要通过叙事治疗,进行咨询,进而告诉读者,该通过哪些方式做好准备。因为我们在这里谈的叙事治疗,并不通过咨询进展,而是通过文本和广播,让读者经由自学的方式,达成类似的效果。
向外觉察,就是先进行对于我们感官的重新认识,如同这几年积极心理学所谈的,我们重新学习如何更精准的使用我们的感官,好重新梳理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而这些认知会反馈到我们身上,让我们更容易寻找到生命的意义。
◎故事
最后一次,我为你书写。
我写这些是因为就算今天我不是你的朋友,我也会给你这些忠告。我那时候伤害的人,特别是我爱的家人和好朋友,有的人已经回不来了,有的则是感觉回不来了。
三十岁以前,我为了成就作家的理想,不惜舍弃生活的各种乐趣,包括情感的羁绊,友情、爱情对我来说,凡是稍微让我觉得瓜分了我写作时间的,我想一个人静默的计划的,我都视为一种干扰,剥夺了我写作的时间。
之后两年,确实我有非常多的时间写作,2011-12年,我的创作量是百万字以上。然后有天我才发现,我太愚蠢了。
因为我看到一些努力的,也有成就的人,他们不少都经历过一段时期,他们烦躁而不耐的面对家人、朋友与恋人,忖道:「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为什么要干扰我呢?你不能体谅我吗?等我忙完就好?」
我一度也认为,现在这个人错过了,反正还有下一个人。我会更好、更强,然后我会遇到更好、更强的人。
直到有天我发现我回头看的时候,那些阅读我的作品的人,都是我所不认识的,我受到的一点点被恭维也不过是来自那些并非真正了解我的人格特质,能包容我的优点与缺点,并且不会对我抱持错误的期望与只是为了满足他自己,而不是真正关心的,种种「表面互动良好」,实际肇因于各种不理解的关系。那些关系看似美好,实则肤浅而短暂。
当我努力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但实际上,我发现快乐的时间并不长。有天我才搞懂,原来充实跟快乐两者的关联性,很多事情都会引发快乐 ,充实当然也是,但事业成就的付出与努力的充实,那只是生活的一个部份,也仅仅只是一个部份。
我这两年努力的修补跟家人的关系,愿意花更多时间主动呼应朋友们,虽然有时我错过的许许多多,都来自我个人的自私。
但我终于理解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想创造更多美好的作品,我还没有看到世界的边,但那不表示我可以以此为借口让自己和其他人的情感需求进行划分。有些关系是无法修补回来的,时间会改变人,除了回忆,但回忆仅仅是过去的碎片。
回想那两年,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我把自己关起来,仍旧将许多负面的情绪传递给了别人,当中绝大多数都是关心我、爱我的人,也只有如此亲近,我才会如此放肆的伤害他们。
最后就算我有懊悔,修补只是从负到正的过程,比不上在平时就好好善待他们,多想两分钟,消化自己的脾气。
每当回想起我以「我要写作」为借口,去拒绝好友与恋人。
这在在都说明不了我个人片面微不足道的成功,而是彻底被自私、虚荣与对人的不信任操控,沉溺于自我为中心的失败。因为我还是会寂寞的,但我能做的就是自己找乐子,或是继续投入所谓「很充实」的写作中,因为当我不经意的要身边的人都体谅我的时候,我才发现他们都已经慢慢的心冷,离我而去了。
台湾作家苏伟贞的短篇小说《陪我一段》,是我大四的时候,一位老师叫我看的,但我很多年后才看懂。
故事讲两个人,费敏和李眷佟。他们的关系,一言以蔽之就是「费敏的天地既只有他,所以他的天地愈扩大,她便愈单薄,完全不成比例。」、「她觉得自己真像他的情妇,把一切都看破了,义无反顾的跟着他。」
费敏是个不善表达感情的人,而李眷佟也是一个感情冷漠的人。费敏不敢问他,「你爱我吗?」但她始终都是真心的去给予李眷佟开口想要的。
「他给了她太多第一次,抵不上他说一句『我需要很多很多爱』时的震撼,是的,她不忍心不给。」
最后费敏自杀,遗书中写道:「我需要很多很多的爱。」
老师当年跟我说的版本,她觉得费敏少写了一个「也」字,应该是「我『也』需要很多很多的爱。」
这世界上谁不需要呢?我想每个人都需要,只是有时我们太累了,心已无法承受那么多,以至于我们愤懑不满的,不计代价的想要梳理出一个最简单的生活,就像那时候的我,我告诉自己:「我只有写作,也只需要写作。」但没有家人跟几位好友不离不弃,现在的我会是怎么样的一个我呢?
当我认识的因为自己的成就而真正快乐的人越来越多,我才发现他们当中追逐梦想的勇气,和他们对在乎彼此的人所给予的关心亦不会因此少过。顿时,我才理解我的盲点。其实是我能力不够,加上境遇不佳,于是我像个孩子一样因为不满而在生气发怒罢了!
不要因为心中的「大事」 而轻忽身边的「小事」,许多「小事」都比「大事」更重要。
这是我想跟你说的。
珍重,我的朋友。
今后,我将为自己书写。
◎心理
上面这篇文章,是我曾经写给某个人的信。书写的过程,我的大脑在思考,心在流转。书写的对象是她,同时也是我自己。是当下的字字句句,也是在对过去道别。
这种方式,是某种对话,某种诉说、表达与倾听。
这是一种心理咨询的方式,叫做「叙事治疗」。
从字面上看,叙事治疗好像这是一个关于书写的心理治疗方式。
换个角度,从哲学咨询的角度看,是两个学门的交会于心理咨询的十字路口:「诠释学」(Hermeneutics)与「叙事学」(Narratology)。
既然是十字路口,则必然有诠释学、叙事学和心理治疗殊途同归之处。
同时,这也是一种写作与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者交会的点,就在于三者都在对「文本」进行分析,所谓文本,可以是文学创作,可以是一部电影,可以是一篇日记,或是一个人的人生。
更简单的说,当我们在经历我们的生活,我们就在书写一本人生的大书。
但这本书之所以让我们快乐或悲伤,不只是因为我们经历了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去看待我们经历的内容。
同样是战争,有人从中看见勇气,有人看见人性的丑恶。
同样是养育孩子,有人看见的是要花多少钱、多少时间,会给自己带来多少麻烦,但有些人看见的是生命传承、一家人和乐融融的喜悦。
当我们无法从乐观的、开放的、充满希望的角度看待我们的生命,我们就陷入了一种自我分离,当分离到了无可挽回的程度,我们就丧失了自身,宛如死去。
正如佛洛伊德谈「分离」与「丢失」,丢失就是「永远的分离」。
这句话远远呼应到两千年前,苏格拉底时代有句晦涩的箴言,「人类之所以走向毁灭,是因为他们不能把起点与终点联结起来。」
从心理咨询的角度,这句话蕴含两层意思:
其一、当我们承受内心的痛苦,往往在于我们的生命不再完整。所谓不再完整,就是我们无法接纳我们的全部。
其二、我们在生命的历程中,不断「丢失」我们自身,因此当我们丢失到某个程度,我们的心也就死了。
一个幸福的人,往往是他能理解自己的整体,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然而,有些人在童年遭受强暴或虐待,他们的心从那时就停止了生长。
有些人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社会的现实与残酷,他选择麻木,从那时,她的心也停止对外的好奇与探索。
有些人面对丧亲之恸,以至于他永远的沉浸在某个时间段的回忆之中,不愿意走出来。
这些人,他们都无法将自己生命拼成一个整体,他们丢失了自我的某块拼图。
当我们与自己内在的某个部份永远的分离,我们就迈向了死亡。
所以我们必须书写,书写是为了找回曾经遗失的拼图,使我们重新变得完整。
但又不仅仅只是书写,叙事治疗的方法,如同诠释学或叙事学的方法,目的是寻找真相的同时,用属于我们自身的生命语言,赋予其独特的生命意义。
那一刻,我们才真正活出了自己的生命。
◎结语
哲学家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
「随着老年到来,未来这样被熔化了,而过去却变得愈来丰富而多彩。」
当我们完整的接纳成长的历程,就像从出生那一刻就开始写日记,并且不仅仅流于书写,还包括对生命整体的解读。就像把一团陶土捏成茶壶,我们的生命随着我们的理解与创造,能从痛苦与迷茫中,重新赋予幸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