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在今人眼里,形象不是很好,因为“斧声烛影”的成语,因为历史演义的抹黑。其实赵光义其人,很有情义。我们来看两个例子。
第一件事。
978年九月,登上皇位第三年的赵光义,突然下诏,任命两位普通百姓为官。一位张遁,担任开封府襄邑县主簿,另一位张文旦,担任澶州濮阳县主簿。朝中大臣摸不着头脑。后来才知道,这两位家伙,都是赵光义读私塾时的同学。他们得知,当今天子是老同学,特意跑到京城来叙旧情,没想到赵光义真给他们面子,不仅见面,还封了他们官职。
第二件事。
赵光义即位前,一直担任开封府尹,五代以来,皇室成员任开封府尹,都是皇位的预备人选。
赵光义有位下属叫宋琪,是开封府推官,他不知怎么和当朝宰相赵普搭上了关系,经常出入赵普府邸。而赵普恰恰反对赵匡胤传位给赵光义。
赵光义本来很看重宋琪,可宋琪投靠赵普的举动,无疑是背叛了赵光义,赵光义对宋琪很厌恶,在965年左右,终于找了一个机会,向赵匡胤建议,将宋琪从身边赶走,贬到陇州(甘肃陇县)任知州。
赵光义即位后,宋琪后悔不迭,978年十二月,他顾不得脸面,向赵光义低头认错,表示悔过自新。
如果没有肚量的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不但不会接受对方悔过,可能还会要奚落对方一番才解恨。但是赵光义没有这样做,而是立即召宋琪进京见面,接受宋琪认错,当即提拔他为太子冼马,后来,宋琪在赵光义朝中,竟然做到了宰相的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