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午的时候,小厮给我发来消息:“还是家里好,一到学校心慌慌。”
我知道,开学了,越来越多的人变得焦虑起来,毕竟想想上半年接踵而来的考试,就觉得喘不过气来。
而最让小厮喘不过气的是她即将面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
去年下半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她没合格,本想着就这样放弃了,却被她妈妈一通电话骂个狗血淋头,最后还是决定好好参加上半年的补考。
我一直认为,如果一个人真的热爱一个行当,不用人催,他也会努力的,若是不热爱,催也没用;但偏偏,在考教师资格证这件事上,妈妈们的催声却格外热烈。
“我妈要我考教师资格证。”这句话已经耳熟能详了,似乎每一个父母都认为教师资格证是今后的救命稻草,找不到工作,有教师资格证就好办很多。
02
教师这个职业之所以这么受父母的青睐,来自于这份工作的三个优点:
1、福利好
2、假多
3、稳定
其实仔细想想,我妈也正是这样,而面对她的要求我也是一再回绝,我知道现实残酷,可我也真的不想当老师。
今年过年回家,家人又再同我说当老师的事情,数落我不知道当今社会竞争压力有多大,连家里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叔叔也说我年轻气盛,不懂未来的路有多难走。
“女孩子嘛,安安分分当个老师,嫁人生小孩,就这么点事情。”
面对我执拗的态度,我经常被大人们这样diss。
在学校待了十几年,看着身边来来往往的老师,我并没有觉得老师这份工作有多么轻松,反而,在这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十几年,我想只有真心喜欢这份职业的人才会从中体验到满足与幸福;很抱歉,我并不能成为其中的那一个人。
我们常常在成长中一往无前,埋头苦干的同时,也忘记了给自己一条退路,年轻的时候也真的以为自己的人生是不需要退路的,可是对于爸妈这种过来人来说,我们的固执是自以为是是幼稚是不知天高地厚。
03
开学的时候,室友突然买回了一堆教师资格证的复习资料,说自己准备要考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了,我问她怎么想通了,她说:“我妈说我考上了奖励我一万块钱,我姥爷也奖励我一万块,挺划算呀,哈哈。”
父母还真是费尽心思,这种奖励制度在高中的时候经常见,考试考到前几名了,奖励你一部手机,进步了奖励你五百零花钱……
没想到到了大学,考教师资格证这件事情又让它重出江湖了。
不得不开始思考,究竟是什么让人如此容易动摇?难道真的是家人奖励的那两万块钱吗?
我想并不见得。
父母给予你的压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你自己真的很迷茫。
当代大学生的迷茫体现也绝不仅仅只有考教师资格证这一件事情,从近几年的“考证热”就能轻而易举的发现,大学生在考证的时候,更多的人都在想,“我要考什么”而不是“我想考什么”。
不辞日夜的背书刷题,把大学过得像高中一样,只不过是为了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增加获胜的筹码。
很多人都认定手握筹码越多,胜算的几率就会越大;但是,这造成的却是大学生的盲目跟风,社会资源遭到浪费,一哄而上最后变成了一哄而散,局面令人哭笑不得。
所以越长大,越开始羡慕那些面对任何选择时依然活得自信而笃定的人,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去哪里,然后一往无前。
我身边的喵学姐就是这样一个人。
04
大一的时候我认识她,第一次见面,她用简短的几个字快速的介绍了一下她自己,给人一种精明能干的感觉;后来在她部下工作,有幸与她共事,发现她每天手里都离不开一本英语单词,每次开完会都火急火燎的抱着手里的书本离开,后来和她渐渐熟识起来,她却要离开团队了。
我问她为什么,她轻轻地刮了一下我的鼻子,说:“小可爱,老学姐要为明天奋斗啊。”
后来才知道,她是为了迎接中传交换生的考核,于是她早早地在大二上学期把英语六级通过了,然后一门心思扑在了专业知识考核的准备上。
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她终于成为了全院获得中传交换生的唯一名额。
那些夜以继日的辛苦在获得那份荣光后似乎就不值一提了,不论怎么样,她靠自己满足了心底那股火焰般的躁动。
秉承着对自己要真诚的原则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在这个时代,这样的她显得尤为珍贵。
05
我想起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一段名言:“如果你有意地避重就轻,选择去做比你尽力所能做到的更小的事情,那么我警告你,在你今后的日子里,你将是很不幸的。因为你总是要逃避那些和你的能力相联系的各种机会和可能性。”
人天生就该有发芽的欲望,那股拼着命想向上生长的心才是年轻人该有的东西。
不论时间过了多久,你内心对于人生方向的答案也不该被时间所模糊,难道有人说当老师好,你就给自己找理由考教师资格证?难道爸妈要你去考公务员,你就去考公务员?最后你看到优秀的人和更优秀的人站在一起读书交谈的时候,又开始了踌躇不定。
当然来到这世界上,难免会产生失望,发现自己的青春里有大半的时间里我们都在孤单的行走,剩下的时间便是在选择,不断的权衡,只为拥有一个能让自己活得更好的方式。
可惜兜兜转转才发现,真正让人活得更好的方式,便是遵从内心。
最后,假如你在今年踏上了考证的战场,我还是祝愿你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