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4 静以养心!

中国人历来形容人的健康与否,就是这个人是否“精气神十足”来说的。

何谓精气神呢?其实是精,气,神三种东西,而这三样东西,正是我们养生所要追求的。

精来源于五脏六腑之气血,是维持生命的基本元素;

精要化为气,气是维持生命的物质能量;

气要化为神,神就是生命的主宰和生命活力的体现。

所以神是精气之和,养精气神,重点在于养神!

《素问》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的说法,只有神凝才能气定,气定方能心静,凡静则气血畅通,身康体健。

反之,就变成“心浮气躁”,心虚神浮。

中医认为“心喜静”,静则生阴,阴阳协调才是最和谐的。所以,清心寡欲、调养精神是养心的重要原则。

简单来说,要做到两点:

第一是情绪避免太过。

在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中,过怒伤肝,过忧伤肺,过思伤脾,过恐伤肾。需要注意的是“过喜”也不好,而且过喜,伤的恰恰是心。


第二个是保持良好的心态

《内经》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恬淡虚无”就是要让我们静心,去掉各种杂念,不患得患失。这样病邪就不可能侵犯,就不会生病。

古人常常静坐、打坐,就是静以养心的好办法,可以让人更加神清心安。


正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所说的那样:“神太用则劳,其藏在心,静以养之。”

心是用来藏神的,宜静不宜动,千万不可劳神太过,否则伤心伤身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