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这是所有儿科医生都乐于看到的现象。但除了日常的心理健康之外,你们可别忘了生病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今天我就来讲讲哮喘儿童的心理变化以及对疾病的影响。(其实对很多疾病都适用)
在分析哮喘儿童的心理变化之前,我希望家长们先回忆一下自己生病时的感受,尤其是需要较长疗程的慢性疾病。
你当初的感受是怎样的呢?孤独?无助?自卑?
孩子是家长掌心的宝贝。孩子生病了,家长忙着寻医问药,忙着关心哮喘发作过几次,忙着关心孩子学习成绩有没有落下。
可是,你们有没有关心过孩子的心理健康呢?你们的孩子,当知道自己得了哮喘,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问题,身为家长,你知道吗?
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中重度哮喘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更加明显。而反过来,焦虑等情绪因素也可以作为一种内源性刺激,与外源性刺激(例如霉菌、粉尘等)一样,能够诱发或加重哮喘发作。两者相互作用,互相影响。
所以,家长们应该重视哮喘所致的儿童心理问题。适当的健康教育、心理调理在哮喘儿童病情的长期控制和管理中有重要的作用。
那哮喘儿童会有哪些心理特点呢?
1.自卑
这在门诊是最常遇到的。孩子因为患有哮喘,需要长期用药,加上有些家长会过度限制孩子的活动,让孩子意识到自己与其他健康孩子有所区别,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2.孤独
在别的孩子一起运动、玩游戏时,患有哮喘的孩子内心渴望与小伙伴一起玩耍,却可能因为疾病的关系无法参与其中,有种被排除在外的孤独感;
3.压抑
有时候,即便孩子健康状况尚可,家长也会因为担心哮喘发作而限制他们的行动,不让他们外出玩耍、游玩。长此以往,孩子可能会压抑自己,不再向父母表达情绪和想法;
4.焦虑
每次哮喘病情波动,孩子就可能要请假、住院,从而耽误学业。病情和学业负担,都会让孩子焦虑,甚至不知所措;
5.暴躁
有些家长,特别是家里的老人,本身就很溺爱孩子,如果孩子患有哮喘的话,就更是过度地宠爱了。小孩说什么大人听什么,往往对孩子的成长不利,遇到困难时会异常暴躁;
6.缺爱
与上一条相反,有些爸爸妈妈工作繁忙不能经常陪伴孩子,会让孩子觉得“我生病了所以爸妈才不要我”、“我生病了爸妈都不关心我”之类的想法。我申请在周六日上班也是考虑到这一点——家长有时间亲自带孩子来看病,了解孩子如何用药、病情进展,以及如何日常护理等,同时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也很有好处。
仔细想想,以上这些心理变化,你是否也曾经历过。
如果你的小孩正在经历这些,身为父母你又该如何做呢?
1.了解哮喘的医学知识和治疗管理方法,避免不必要的悲观和恐慌
这是门诊常见的一种情况,有些家长对激素治疗不了解,甚至听信某些谣言,对激素的副作用过度担心。其实经过学习就可以知道,用来治疗哮喘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安全的,孩子可以长期使用。至于为什么副作用很小,以及什么情况下选择何种药物,我将在后续更新的文章中为你们详细解答。
2.适度管理孩子,避免过度保护
强度适当的运动,特别是团体运动,可以增强孩子的免疫力,改善睡眠,愉悦心情,增加集体参与感,对患儿的身心都十分有益。孩子也有自己的社会角色,需要与同龄人沟通和交流。担心哮喘发作而限制孩子的运动,是得不偿失的。
插播一个学术研究
临床上对264个哮喘患儿和250个未患哮喘儿童进行对比调查发现,哮喘患儿的运动普遍较少,对比差异明显[1]。造成这个现象的很大原因,就是家长和老师对哮喘的认识有误。过度保护孩子,担心运动会诱发哮喘发作,也使得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自我限制、抵制体育活动。
3.家长自身的情绪管理
积极乐观的家长,可以用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从而去积极面对疾病的困扰。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行为表现。家长的情绪也需要适度表达和宣泄。有些家长会因为孩子得了哮喘而心生内疚,自责没照顾好孩子。其实我们都知道,过敏原的接触存在一定的偶然性,有时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家长无需自责。
虽然以上的方法针对的是哮喘儿童,但它的道理也适用于其他的疾病。家长的情绪和行为会深深影响孩子,特别是患病期间的儿童,这一点已经被无数次研究证实。你要做的很简单,也很重要。
孩子渴望你的爱,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爱,不仅对孩子恢复身体有帮助,对其成长也有积极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都应该被关注,而哮喘儿童的心理问题,更应引起大家的重视。